再往前想,若是田況當初被王莽留在青州,往後指不定也是一方諸侯,讓他發展起來,堪稱強敵。
但對於田況那滿心不甘的遺言,第五倫只一笑而過。
“於黃泉下再戰?那探湯侯可有得等了。”
“我遺傳自吾大父,註定高壽!”
這時候,連告密的本地豪強李柏,竟也託景丹向第五倫求情,希望能妥善安葬田況。
“雖不識時務,但探湯侯是一位好大尹。”
在第五倫目光看過來,李柏猜到他想說什麼,補充道:”但還沒好到,能讓河西諸姓,陪著他一起為新室殉葬啊!”
沒錯,豪強們的首先要務,是讓家族活下去,任何“背叛”都有正當理由。
現在,輪到第五倫坐到田況的位子上了,田況舉錯了旗幟,而在外人看來,他第五倫非新非漢,亦是在刀尖上跳舞啊!
隨著臨晉投降,整個師尉郡奪下只是時間問題,現在關中形勢波詭雲譎,伐兵能獲取的已到極限,接下來就看伐交伐謀了。
“馮衍在隴右那邊的差事,辦得如何了?”
……
隴阪,其道盤桓旋曲而上,翻越不易,訊息如此,人也一樣。
六月中旬,第五倫剛在師尉艱難取勝,馮衍卻才隨劉龔抵達隴右勢力的大本營:天水郡成紀縣。
眼前的風景已跟隴東大不相同:山樑高處是一片片低矮蒼勁的樺樹林,還有廣闊的草場,猶如碧綠的波濤鋪滿了整個隴山,衣著質樸的牧馬人驅趕著大群矯健賓士的駿馬,不知是羌是胡,除非靠近壩子和城市,否則多是半耕半牧,路上遇到行人,多是騎馬挎弓帶劍,果然是民風彪悍,難怪漢時兩百年,精兵大將多出於六郡。
成紀縣第一大姓,本是李廣家族,可自從李陵投降匈奴,李氏遂涼,百年之間,隗氏異軍突起,成了一方豪雄,劉嬰也被帶到隗家的莊園裡安置。
但馮衍卻發現,這些隴右貴族的莊園並不像關中大姓一樣比擬奢靡,反而透著一股質樸,他們感興趣的是弓馬狩獵之事。
也是在此,馮衍開始了他畢生以來最為艱難的一場遊說。
只因他遇上了那個人,隗囂麾下的軍師,一手主導了劉嬰西來的方望!
六月的隴右天氣炎熱,甚至勝過了常安,馮衍不耐熱,滿頭是汗,搖著心態的便面扇,動作很急。而方望搖著蒲扇,動作悠緩。
二人過去從未見過面,相會後報了姓字,四目相對之際,都下意識感覺到,對方是與自己一樣的人:縱橫之士!
一時間,頗有狗頭對狗頭之感,當真是棋逢對手!
方望先前確實是力主立劉嬰以團結隴右各勢力,讓他們影響力超出一隅之地,但卻不支援立刻稱帝。
更何況,他對“王邑於昆陽擊敗綠林,更始已滅“的假新聞持懷疑態度。
而方望在隗囂耳畔提議的對策,就一個字:“拖!”
“依我看,太子倒不必急著稱帝。”
方望搖著蒲扇,注意著馮衍的表情,笑道:
“不如先稱王!”
……
PS:第三章在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