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魚有何妙計?”馬援見第五倫半天不說話,定是有對策了。
“既然董喜與盧芳皆非善類,莫不如……”
第五倫拿起地上一塊石頭,狠狠敲在另一塊上:“驅虎吞狼!”
……
三人合計後,覺得若第五倫直接擒得盧程來獻,未免有些刻意,恐會引得上司懷疑。
於是按照第五倫的計劃,等到董喜南下後,自己要和張純一起鼓動他速速進山剿賊。然後“碰巧”在空無一人的白土崗發現被扔在那的盧程,由此發現“麻匪”背後,居然是密謀勾結匈奴,光復漢家的盧氏三兄弟!
如此,一切怪異之處就說得通了。
此事若叫對大新忠心耿耿的吞胡將軍得知,那還剿什麼匪盜啊,肯定直接調兵遣將,聯合安定郡聯合進討三水叛軍了。
而在董喜沿著苦水河深入三水的過程中,沿途三四百里路程,隊伍肯定會十分零散,作為輔兵羨卒的第五倫,和潛藏在山裡的馬援、萬脩有的是機會下手。
可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五倫料算一切,唯獨沒有料到,這“虎”就不聽他的慫恿,董喜的心,根本就不在剿匪上。
董喜率部抵達特武縣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讓第五倫滾出渠間障。
吞胡將軍要第五倫聽董喜調遣,還能公然抗命不成?只能灰溜溜帶著豬突豨勇們離開,好在第五倫早就將糧倉裡的糧食運去縣北三千石,還篡改了賬簿,只給董喜留了一個月吃食。
糧食不足沒事,董喜可有自己的辦法,還是讓富戶捐糧。
“諸君也知曉,我部在北方渾懷障駐紮兩月,風吹日曬,已十分疲倦,路上又餓乏飢渴,須得休整一月,然後再訓練一月,方能出兵,欲速則不達啊,不必著急。”
這說辭,和第五倫早先想要“養寇自重”時如出一轍,看來董喜難得從荒僻障塞回到膏腴之地,來了就不想挪地,什麼剿匪,且養著!拖上兩三個月,好好宰一宰本縣肥羊,然後隨便進山打一打,再假裝盜匪勢大退回來,繼續拖,拖到入冬,就能在這好地方過年了,可不比去渾懷障吃沙子更香麼!
而對那些三番兩次勸自己速速剿匪的人,董喜亦是殺雞儆猴,反手就做了一件讓第五倫、張純都目瞪口呆的事!
那位家中兒子被麻匪擄走的吳公哭著到障塞向董喜求助,希望他能快些進剿,救兒子回來。
豈料董喜在和旁人確認,吳氏家財百萬,存糧好幾千石後,竟當場翻了臉,拔刀罵道:“你這老賊,為何盜匪放著別人不劫,就劫汝家!分明是與賊人裡外勾結,先將汝子說成是被擄走撇清嫌疑,實則是派去賊營通洽訊息,好慫恿本司馬進山遭盜匪襲殺啊。”
然後就將吳公抓了起來,拷掠一夜後,吳公撐不住,“如實”招供。
董喜洋洋得意地宣佈:“吳氏勾結盜匪,證據確鑿,把吳宅抄了,統統歸公,再將這老兒明正刑典,向吞胡將軍報功,就說捕得大奸,大勝!”
這下馬威後,誰還敢勸他進山?董喜這是賴下不走了。
連第五倫也只好唯心地奉承道:“董司馬不愧姓董,慧眼識奸!”
而是夜,第五倫再度與馬援、萬脩聯絡時,只道:“驅虎吞狼之策可用,但在此之前……”
“董喜必須死!”
……
(首訂加更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