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好,御弟快快請起!”李世民說著站起身,從龍書案後走到品級臺下,親自把玄奘攙扶起來,然後真的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和玄奘一起指天為誓,義結金蘭了!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恭祝吾皇陛下萬壽無疆!”“恭祝玄奘法師千歲千千歲!”霎時間,文武百官紛紛跪倒,大殿上響起了經久不息、山呼海嘯般的朝賀聲……
這時,一位殿頭官慌手忙腳地跑進來奏報說,天空中忽然出現了瑞像。
李世民聞言,立刻帶著玄奘及文武百官來至殿外。眾人手搭涼棚,抬頭觀望,只見那湛藍湛藍的南天之上,正有一大團泛著金光的彩雲在肆意旋轉著,時而化成龍,時而變作虎,時而如駿馬奔騰,時而似麒麟入海……
到了最後,一座蓮臺湧了出來,那蓮臺上正然端坐著慈悲喜捨的觀音菩薩。在菩薩左側,惠岸行者手擎降魔寶棍,威風凜凜地立在雲霧之間。
“觀音菩薩,觀音菩薩……”驚喜之餘,李世民往空而拜,玄奘及文武百官也都緊跟著跪地拜禱……
此刻,一陣香風拂過,那觀音的圖騰瞬間化成朵朵金蓮,朝天邊飄散而去了。與此同時,半空中忽然飄下來一副字簡。
李世民忙命人將字簡拿過來,展開觀瞧,但見那字簡上寫的是:禮上大唐君,西方有妙文。真經取回日,天心大定時!
“哎呀呀,好一位知冷知熱、救苦救難的大士觀音!”看罷多時,默誦數遍,李世民又是激動又是感動,遂讓人把字簡掛在了御書房內,以便日日供奉,時時禮敬……
皇帝滿意,眾臣開心,這一場皆大歡喜的朝會就這樣結束了。
也不知是誰透漏了訊息,當躊躇滿志的玄奘回到洪福寺時,滿寺僧眾都已知道了玄奘將要西去求經的事情。
於是,不等玄奘在方丈室站定,寮元僧、維那僧、玄策法師等洪福寺的重要人物便一起擁了進來。
“方丈,聽說您領了皇王聖旨,要去天竺國拜佛求經,這是真的嗎?”寮元僧率先問道。
“是啊,寮元師兄!”玄奘微笑道。
“方丈,我常聽人言,那西去之路不僅崎嶇難行、程途遙遠,而且山林溝壑之間,多有虎豹妖魔擋道!方丈此去人單勢孤、年深日久,若一旦有什麼閃失,那可如何是好呀?!”維那僧十分憂慮地言道。
“維那師弟不必憂慮,我這次西行既然奉了大唐皇帝的旨意,那可以料想,沿途各國必然對我禮遇有加,所以應該不會有什麼差池……”玄奘頗為堅定地言道,“我西行之後,這洪福寺的大小事務就拜託維那師弟和寮元師兄了!另外,玄策師兄,還得勞煩您,要時時記得,讓玄潭師兄吃個飽飯……”
“方丈,我記下了!那玄潭一心要害你,現在成了瘋子,那是他咎由自取、罪有應得!你不欠他的……”玄策說到這裡,忽而覺得有些心酸。
“唉……玄策師兄呀!你是最清楚的,當年若非玄潭師兄和老方丈發現的及時,哪裡還有現在的江流兒……”玄奘言罷,眼圈頓時紅了……
現場的氣氛一下子充滿了感傷,大家又相互說了些安慰的話,便各自去了。
方丈室內只剩下玄奘一人,不知為何,玄奘突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單。
“小金子……對,自己西行之前,也得給小金子他們有個交代……”玄奘呆坐了一會兒,猛地想起了悟空等人,“小金子聰穎灑脫,正值少年,決不能讓他跟自己一起冒險西去……”
一念至此,玄奘急忙站起身來,匆匆出了方丈室。
咦?或許真的是心有靈犀,玄奘行不多遠,便望見悟空、懸膽和小啞巴笑嘻嘻地迎面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