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的東南沿海分佈著不少島嶼,在華夏海軍非常弱小的時候,這片海域,是海上游擊戰的極佳戰場。
在這裡,年幼的華夏海軍,曾經創造了用幾百公斤的小艇,俘虜上千噸鉅艦的光輝戰績。
而此時,二十個塗著藍天迷彩的小東西,緩緩的掠海飛行。
如果對無人機很瞭解,就不難看出,這是華夏某公司最新的農用無人機。一種可以一次飛幾乎一千公里的民用無人機。
這些飛機都有著流線型的機身,為了更能多的負重,採用了雙層機翼。
這些飛機有個奇怪之處,竟然都沒有起落架,讓人十分不解它們該如何落地。
這些無人機的飛行速度不太快,只有每小時不到二百公里的速度,但是和水面上船比起來,就快多了。
二十架飛機以距離海面五十米左右的高度,朝著東北方飛去。
而在東北方几百公里外,一個東瀛的小型艦隊正慢慢的行駛著。
艦隊的旗艦,是東瀛最近下水的驅逐艦。這條軍艦下水時,在網上也掀起了一陣波瀾。
只要是因為這條船,排水量比華夏的驅逐艦都要大。於是不少東瀛的水軍們,又掀起了一輪“東瀛海軍很先進”的討論熱潮。
其實,瞭解軍事的人都知道,東瀛的船,除了船殼子和一些零散的電子器件之外,裝置全是從美利堅買來的。
但是,不少東瀛別有用心的傢伙,卻根本不提這件事,而是大肆宣稱,這是東瀛產,代表東瀛高大上的科技水平。
而華夏的軍艦,則被他們貶得一錢不值,彷彿瞬間就能被東瀛的軍艦擊沉似的。
只看噸位,確實是東瀛的軍艦大,可是懂行的人都知道。軍艦這東西,同等功能,誰造的大說明誰的系統綜合能力底下。
東瀛沒有那麼好的水平,不得已才造的大的。而且以軍艦之間的對抗來看,重要的是雷達和攻擊武器。
東瀛的雷達,用的是美利堅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技術,而華夏的雷達,比東瀛的整整先進一代。
至於攻擊武器,東瀛的反艦導彈射程,只有一百多公里,而華夏的反艦導彈,射程都在兩三百公里以上,真打起來,東瀛人連還手的機會都沒有。
當然,在東瀛人的宣傳中,攻擊系統,也是東瀛軍艦好,因為東瀛的艦炮比華夏的大一號。
艦炮這東西,東瀛人是有著很強感情的,因為在海軍中,他們唯一能操作的攻擊武器,就是艦炮。至於導彈這種大威力的東西,美利堅不給密碼,他們是根本無法發射的。
除了驅逐艦,還有兩條小一號的護衛艦,三條軍艦,朝著東瀛海軍基地的方向前進。他們將在前方接受一次海上油料補給,然後到海軍基地附近,和美利堅的艦隊匯合,到另外一片海區演習。
他們艦隊的狀況,被華夏在太空中的衛星全程監視,他們的方位,座標,和速度,正透過華夏的天基資料鏈系統,以最先進的量子通訊方式,傳輸到那二十架無人機的飛行控制系統中。
這二十架無人機,不時的調整著前進的方向,目標正是東瀛的小型艦隊。
三個小時之後,東瀛的艦隊和補給艦匯合,驅逐艦和護衛艦,一左一右來到補給艦兩邊,三條軍艦並肩停下。
補給艦分別向兩條軍艦發射了牽引繩,牽引繩帶著油料管,首先給兩條軍艦補充燃油。
另外一條護衛艦,在周圍遊弋著,充當護衛者。
這是靠近東瀛海域的公海,大家都比較放鬆。那條護衛艦為了節省燃油,只是遊弋了一回兒,就停在了附近,等待接受補給。
就在這個時候,遠處的地平線,出現了二十個小黑點。
二十架農用無人機,接近了這隻艦隊。
“快看快看,這是什麼?”護衛艦的雷達兵詫異道。
“一群海鷗吧……有什麼大驚小怪的?”旁邊的一個老兵說道。
“不可能!課上學過,咱們的雷達,會過濾掉海鷗一類的慢速目標!”年輕的雷達兵說道。
老兵不屑道:“小孩子,這個型號的雷達,我比你瞭解,他經常會出錯!有一次,還把天上的白雲當成了轟炸機!”
“這不是最先進的雷達嗎?”雷達兵詫異道。
老兵不屑道:“別聽他們胡說了,這雷達對咱們來說是挺先進,但絕對不是世界上最先進的!你看這些目標,高度五十米,距離我們大概還有五公里,運動軌跡經常發生變化,這明明就和海鷗一樣嘛……看看這幫海鷗的飛行速度……天那!每小時200公里?”
老兵終於意識到不對勁了!這絕對不是慢速目標,有每小時飛行200公里的海鷗嗎?至少他沒見過。
而且雷達標出的體積大小也不對勁,這海鷗也太大了!這一次,雖然雷達發現的非常晚,但絕對不是忽悠人。
他立刻按響了警報,打聲招呼著戰友,注意警戒。
此時,天空中的無人機,已經像導彈一樣,進入了末端制導的階段。
他們被天上的衛星指引,飛躍了幾百公里的路程,來到了旅行的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