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做得越好,他死得越快呀,聖人行於世上,就一定要死!
誰知道他是不是隱瞞了什麼?
然後,那天晚上,有人悄悄的進入了他的房間。
春宵苦短,何不先快活一番?
雖然外面很冷,但是兩個人擠在了被窩裡,卻很暖和。
至於說被人聽到了什麼,她一點都不在乎,而他,傻乎乎的,就相信低聲那邊聽不到。
……
十四天後,沈漁出現在了京城。
這比原來預定的計劃晚了七天,不過他的心情很好很好。
然後,在太子妃的陪同下,把一份拜帖送到了薛家。
薛家,並不是世家中最強大的,也不是最有名的,但是自古以來詩書傳家,做事也公正無比,在讀書人的心中,有著極高的地位。
薛家的宅院,位於城東邊,修建的很宏偉,有點類似於塢堡——嗯,在武道高手橫行的時代,名臣大將對於自己家的防衛是很重視的。
沈漁拜訪了薛家的家主,雙方好好的聊了一陣子,沈漁拒絕了薛家家主的拉攏,然後離去。
之後,天子下詔,約沈漁沈漁上殿對答。
“嗯,一切的一切,都到了第二步的時候了。”
來到了宮門前,沈漁凝視著遠處高大宏偉的建築。
“沈翰林,想什麼呢?”
有人在沈漁的身旁問道,那是昔日的一位同事。
來到了京城,去了吏部,領了文書,沈漁現在,就是一個五品的翰林了,而且今天得到了天子的恩許,參加朝會,面見聖上。
“只是有些感嘆萬分而已。”
沈漁嘆了一口氣,又嘆了一口氣,天子曾經讓一位老太監來見他,說可以私下奏對,但是沈漁表示,一切都可以對人言,希望面見聖上的時候,把一切和盤托出。
沈漁的執拗性子天子也知道,而現在文武百官也在看著,天子最終答應了沈漁的請求,就有了今天的好事。
人家要做朝臣,而不是佞臣,走的是正大光明的正途,而不是當皇帝的心腹。
“是呀,沈翰林真的是才高八斗,當年大家一起在翰林院的時候,都沒有這樣的表現。”
有人酸溜溜的說道,不過沈漁也懶得理他,這時候能跳出來當然,絕對不是蠢,而是試探自己。
“上朝。”
有太監這樣的說道,然後文武百官,一個個的走上了大殿。
今天的朝會,並沒有什麼重大的事情發生,相關官員相繼彙報了一些東西之後,所有的目光,都落到了沈漁身上。
“臣沈漁,有物敬獻。”
沈漁向前一步,把包好的一本本草綱目的簡介送了上去。
“臣沈漁,寫了此書,請陛下閒暇時間觀看一二。”
“沈愛卿,這本書,朕已經看了好幾遍,尤其是第十八卷,土豆、玉米和紅薯,這三樣物品,你可知在何處。”
“啟稟陛下,這三樣物品,在千里之遙的海外,如蒙陛下允許,臣願意泛舟出海,為陛下找到此物,使得天下安康,萬民富足。”
“海外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