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在某知名的外國電影加一分,國產電影減一分的某瓣電影網站,《霸王別姬》這部華語電影卻高居評分榜歷史第二,其實已經看得出結論了。
實際上,稍微分析一下,就能知道三部電影拿獎方面的底氣區別。
《阿甘正傳》是虛構架空了一段歷史,把一些歷史真實事件,都加到了阿甘一個人身上,來展現‘上帝愛老實人’這個米國保守派的黨派思維。
《肖生克的救贖》講述的是一個人被冤枉後,如何用自己的聰明才智逃出生天並且完成自我救贖的故事。
《霸王別姬》,講述的是四個不同的時代,從封建,到資本,到新華國,再到現代新華國,四個時代的故事,講述的是一種藝術在這種時代變遷中的變化,講的是一個人這種變化中波瀾壯闊也悽慘的人生。
從電影本身的角度講,三部電影,都把自己的主題講得很好,幾乎可以說都做到了百分之百的展現。
但是,在同樣是百分百展現了主題的情況下,主題本身對於電影評獎是有高低之分的。
就好像一個廚師做了一盤炒土豆,另一個廚師做了佛跳牆。
兩人都是頂級廚師,但是你這炒土豆再貴一百塊也封頂了,而佛跳牆,材料就不止價格一萬。
土豆絲炒到了極限,那也只是低難度下的極限,而佛跳牆的極限,代表的就是烹飪藝術的極限。
在戲劇張力的表現上,兩個電影題材就註定了壓根不是一個級別的。
除此之外,霸王別姬還和另外兩部電影很不同。
首先,阿甘這個題材,在米國是主流題材,無數人拍過。
而,《肖生克的救贖》這個故事,也不是個原創故事,60年時大導演貝克拍攝了一部名叫《洞》的電影,劇情和《肖生克的救贖》不能說一模一樣,只能說《肖生克的救贖》大規模致敬了這部電影。
而79年的《逃出亞卡拉》更是……如果電影是一棟樓,基本就是《逃出亞卡拉》同一棟樓換了個住戶,搬來了點鍋碗瓢盆。
這要是擱在華國,是華國導演拍的,不噴你二十年抄襲狗,算你狗命好,你還想得獎?
而《霸王別姬》這個題材,在電影史上,都是首創。
從電影題材和電影開創性兩個角度講,《霸王別姬》就是94年的王者,能勉強和《霸王別姬》對剛的,反而是《獅子王》。
所以,韓舟到了現在,要拿出《霸王別姬》來了。
雖然對於這個電影逐漸變得蠅營狗苟變得無趣的時代來說,《霸王別姬》拿去國際上評獎,屬於大炮轟細菌。
但沒辦法,現在的米國人也比當年的米國人不要臉,現在的歐洲人更比當年的歐洲人不要臉。
不絕對碾壓,要拿獎你屬於白日做夢。
只要拍的出來,就能拿獎。
現在唯一的問題是……拍的出來嗎?
池老闆給出了自己的建議:“我聽說段小樓這個角色是吳櫟飾演,你親自飾演程蝶衣,而菊仙是趙紫玉飾演?”
韓舟點頭。
池老闆:“我的建議是,段小樓唱戲的部分,由專業戲劇演員來。”
“還有就是,你的京戲部分……”
韓舟:“池老闆你可能不知道,我之前沒確定什麼時候拍攝《霸王別姬》,但是這個事情早就和吳櫟說了。”
“吳櫟推掉了所有工作,這一整年,都在練唱戲。”
“至於我,我唱戲沒問題。”
池老闆深思熟慮:“電影畢竟是電影,如果吳櫟為了這個角色學了一年的唱戲,那……的確比上戲劇演員好,行。”
四個人一起,針對這個電影,聊了很久很久。
韓舟今天之後,就沒有時間和主創團隊在仔細的聊自己對於電影的理解了。
這一聊,就是從早到晚。
九點多,池老闆兩眼花的不行了,直呼不行了,大家才散會。
散了之後,韓舟急匆匆的趕往了東三環一家電影院。
等找到人拿到票進去時,《哪吒之魔童降世》已經播出了半小時了。
韓舟找到座位,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