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標題《為什麼它是歷史第一的電影》
韓舟在電影播放之中,就和韓四升離開了電影院。
這一次,現場主持人是湯老師,以他的能力,足以駕馭任何場合了,這種只是小場面。
不過回頭請他喝一頓是跑不掉的。
韓四升和韓舟之所以離開,是因為要立刻去尋找《霸王別姬》這部電影拍攝中最重要的一環一位京劇老前輩。
韓舟要邀請這位京劇老前輩,以及一位作家,一起合作作為本片的藝術指導。
按道理,這一環應該是韓舟自己做的,但是韓舟現在時間不夠。
而且,絕大部分內容拍攝是韓四升在拍攝,所以韓舟需要有人給韓四升搭把手。
這位京劇老前輩叫做池老闆,而這位大作家叫做陳紅軍。
按照約定,兩人到了富隆,一家以前很出名,現在一般般的酒店的會客廳。
而韓舟和韓四升幾乎前後腳到達。
大年初一,就談工作,畢竟還是冒昧,韓舟還是帶上了禮物。
送給池老闆的,是一枚玉扳指,說是上一代京劇大師魏大師的私人藏品。
送給陳紅軍的,是一支比較有紀念意義的東西,在半島戰爭中,收繳的一支米軍軍官的金筆尖鋼筆。
兩人到來時,陳紅軍正在和池老闆聊天。
陳紅軍:“池老闆,沒想到你居然親自來了。”
池老闆:“我就是個唱戲的。”
“說實話,韓舟手裡捏了一個指標,一個民俗電影拍攝指標,別說他禮貌的邀請,就算他根本不出面,只發一封公文,我也得屁顛屁顛的來。”
陳紅軍樂了:“誰還能強迫得了你,樂。”
“你要是不想來,別說公文,什麼都沒用。”
池老闆嘆了一口氣:“目前,全國,只有豫劇不需要補助,能靠自己唱戲活下去。”
“京劇這些年已經沒人看了。”
“韓舟這麼厲害的導演,如果拍攝京劇電影,就算沒有好幾億的票房,也得破億吧?我當然得來。”
池老闆覺得,這是一個宣傳京劇的好機會。
但其實,他想的兩點,都是完全錯誤的。
首先,《霸王別姬》不可能只有一億的票房。
因為前世,94年,華國電影票四塊錢一張,米國電影票只需要三美刀的時代,《霸王別姬》的國內票房是四千萬,全球總票房,破億。
一般情況下,對於票房霸王來說,觀影人次比票房總數更靠譜。
根據計算,如果霸王別姬是在這個時代才上映的,最多會有二十八億左右的票房。
當然了,韓舟能不能把《霸王別姬》拍成功,是另一回事。
第二點就是,《霸王別姬》拍攝之前,是京劇最好的時代,霸王別姬拍了之後,京劇就死的透透的了。
其中有時代的因素,也有霸王別姬本身的因素。
很多人都記得霸王別姬中有這麼一句臺詞,‘霸王都跪下了,京戲它怎麼能活的下去?’
但這句話,大概可以理解為對京劇創作者的抹黑。
因為在這之前,最火爆的京戲,卻是樣板戲,最火的京劇是《智取威虎山》最厲害的舞臺劇是《紅色娘子軍》,在那個年代,歐洲的主流劇評人和戲劇家都說《紅色娘子軍》的藝術價值和《天鵝湖》齊平。
當然了,後來華國和歐洲關係變差了之後,他們矢口否認自己說過這種話,把自己當屁放了。
京戲在那個年代,是給普通人看的,是給百姓看的。
是給勞動人民看的。
但是,一種復古思潮在《霸王別姬》之後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