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舟到了沈西雄的辦公室,沈西雄給韓舟倒了一杯茶,然後才開口:“我找你有兩件事兒,一件是公事兒,一件是私事兒。”
韓舟疑惑:“嗯?我先聽公事兒。”
沈西雄:“有沒有興趣,做今年春晚的總導演?”
韓舟戰術性後仰:“算……了……吧?”
沈西雄:“你是年輕人,你知道年輕人喜歡看什麼。”
“我們現在陷入了一個怪圈,越是想討好年輕人,做出來的東西越差勁。”
其實,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普通觀眾知道陳寅這種是個黑點滿滿的腦癱,春晚籌備組知道嗎?
陳寅的黑料,主要在短影片網站和各個評論區流傳。
而春晚籌備組的人,人人四十多歲,根本不看這些東西。
他們壓根不知道陳寅有多爛。
就算知道,也只是耳聞。
但是,從他們自己的工作環境去觀察,就會看到另一面。
那就是陳寅每次參加電視節目,粉絲都能把電視臺門口擠爆。
每次在現場,都會有大量他的粉絲情緒極高,比普通觀眾情緒高很多。
這麼一看的話,就算這個人身上網傳有一些黑點,那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畢竟人氣高?
而他們,和網際網路的唯一互動,就是微博。
微博這地方,懂得都懂。
在短影片平臺,各大企鵝群,陳寅一類的明星,那就是個捱打選手。
大量路人認為,十年前的某些二線歌手出來上春晚,都比陳寅上去有意思。
但是,春晚籌備組對此一無所知。
他們所處的環境,每天都能聽到陳寅之流的名號,而對於那些十年前的二線歌手,他們反而覺得‘什麼過氣十八線明星,誰認識伱啊?’
而知道真實情況那些人,往往在籌備組,屬於普通職員。
你說去年的劉成,起起落落,終於當上了春晚總導演,他會聽一個二十二三歲剛畢業的大學生的話嗎?
你誰啊?跟我指指點點?
我在娛樂圈多少年了,你一個剛畢業的指導我?
你認識娛樂圈嗎?
這個怪圈,是上位者怪圈,他們不是不想知道普通人怎麼想的,他們想知道,但他們沒有途徑去知道。
有人覺得,開啟短影片平臺,看幾個影片,就該明白了?
不對,他們太忙了,根本沒時間去看這些。
很多人特別是到了這種地位的人,始終相信一點。
那就是隻要自己勤奮,就能成功。
到了這一步,就已經成功了,自己就是權威了,所以他們會按照一貫以來形成的習慣,繼續去工作。
真以為這些人眼高於頂不想討好觀眾嗎?不是,他們想討好,只是搞錯方向了。
要不然,陳寅之流,上春晚?不會真有人覺得春晚導演覺得他唱歌唱的好聽吧?
春晚導演誰沒去過青歌賽現場啊,隨便倒數二三四五名,誰不比陳寅唱的好聽?
而這個事情,基本無解。
為什麼?
因為知道年輕人喜好習慣的,就是年輕人。
年輕人就資歷不夠,不足以出任春晚總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