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歡在網上說‘這個不能打’‘那個不能打’‘不如散打’,但他們卻不知道,散打本來就是建國後,武術家們利用華國武術的套路,摘選的適合搏擊技擊的部分,創造出的一種新時代的華國武術。
韓舟雖然不是練家子,但怎麼也是個愛好者,還是希望華國武術,能夠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認可。
所謂國外的這啊那的,再厲害,也不過是在擂臺上打過。
而華國武術的舞臺,從一個小小的部落,擴張到了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大,遠不是這些現代舞臺格鬥可以比擬的。
哪個擂臺格鬥家有多能打?能頂得住關二爺幾刀?
華國的強大,本身就是華國武術強大的證明。
“東方一條龍
兒女似英雄
天高地遠八面風
中華有神功!”
臺上的韓舟,演唱節奏降了下來,而觀眾卻覺得,似乎,這首歌的力量感更強了。
就像歌詞寫的:‘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剛柔並濟不低頭,心中有天地~’
外功,內功,精神力量。
哪怕是前世的拳王泰森也在接受採訪時說過,搏擊時,肉體力量只佔據百分之十五,精神力量佔據百分之八十五。
一個孱弱的靈魂,就算擁有泰森的軀殼,也只是哈嘍凱蒂。
一個強大的靈魂,哪怕缺手斷腳,路見不平,也敢一聲吼。
而華國功夫,早就搞清楚了搏擊的本質。
臺上的韓舟,思緒萬分。
時代的確是變了。
自古以來,各行各業,精神遠比技術重要。
古代下棋,也許一枚子就需要一天才落子,一局棋就是半年以上。
這種下法,阿爾法狗也不見得下的過人。
而自古,武術功夫,外練的是強健體魄,內練的是武德修養,到了最高境界,是精氣神的融合,是自信,是義氣,是勇氣。
武術練的是勝敗嗎?就算有,那也是練得生死,不是勝敗。
武術練的是武德,到了現代,練武先學刑法,然後提升道德,最後才是能打幾個沙袋的事兒。
韓舟很難把前世形成的武術功夫的精氣神講給這個世界的武術迷功夫迷聽。
但前世有明白人,前世有明白歌,韓舟可以把歌唱給大家聽。
“東方一條龍
兒女似英雄
天高地遠八面風
中華有神功!
中華!有神功!”
此番,音落。
韓舟就像那戲臺上的老將軍,身上插滿了flag。
當然了,不是要被扎的意思,是說這首歌,用了一點點戲腔,讓韓舟,就像一個戲劇中的老將軍一樣,站如松,站定。
臺下,觀眾歡呼了起來。
第一排,有個觀眾,舉起了一個大牌子。
牌子上,正是林蕭行飾演琛哥的劇照。
還是連帶臺詞一起的“嘮!這個就叫做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