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個鬼,這得找多好的編劇,才寫得出這些陰謀詭計啊,這演的看上去簡單,實際上結構太複雜了,笨一點的搞不好劇本都看不懂。”
“這你們就不懂了,韓舟的劇本看不懂是常態,演員只需要看懂自己的部分照著演就行。”
“所以,第二集收視率是多少?第一集平均收視率四點二,第二集還不破四點五啊?!就算只是四點三,那也是嚇死仙人啊!”
“臥槽,這收視率,那接下來央一這個時間的廣告,不得賣他十幾個億?!”
有個混在導演群,實際上兼職導演的同時,也是某地電視臺高層的人如此驚歎。
馬上就有人提醒:“還不趕緊去買第二輪播放權,電視劇不是動畫片,央一總不能把《少包》也抓住一直重播吧,媽的《熊出沒》都重播第三輪了,收視率還壓我們一頭。”
有人提醒,這人回過神來,對啊,趕緊買《少包》第二輪播放權啊!
這要是收視率越來越高,很多人還沒看過第一集,肯定要等著看第一集啊。
到時候看了第一集,習慣性就重看一次了,重播收視率不會低!
很快,又有截圖到了群裡。
全群,安靜了。
《少年包青天》,第二集平均收視率四點九,距離破五一步之遙。
第二集最高收視率五點四,破五!
市場佔有率,百分之十!全國每十臺開啟的電視機,就有一臺播出少包。
全國目前三億臺電視機,有一半沒在這個十一黃金檔開機,但是開機的部分收視率達到了十。
而全部三億臺電視,有一千五百萬臺開啟在看《少包》。
按照電視機的收視邏輯看。
有不止三千萬人在看《少包》,這特麼可是黃金檔啊,是夜間黃金檔,一臺電視前平均收視觀眾數最高的時候。
白天一臺電視開啟平均其實就是一個人在看。
現在這個點,一臺電視開啟,平均有二點一個人在看!
很多人已經想象到了。
開啟微博一看。
沒有錯了。
#黑臉包青天包拯#
#韓舟包拯#
#少年包青天韓舟#
#少年包青天陸晉#
#陸晉公孫策#
#安嵐凌楚楚#
#吳櫟沈良#
吳櫟這次就演了個配角,就一個配角,上熱搜?!
而熱搜目前最高的其實是張策永。
#張策永八賢王#
張策永,基本不發微博,之前三年不發微博,第一次發微博是因為轉發安嵐的《執著》。
這一次張策永終於手打字發微博了:“《少年包青天》我飾演了八賢王,本來想演包拯的,但是我三十多快四十了,可恨十年前沒遇到這個劇本,我和韓舟說過了,要演中年包拯,韓舟說中年包拯是個胖子,不給我演,哎!”
張策永的粉絲在下面哭了啊。
我尼瑪,你終於想起微博賬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