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舟丟下兩條蛇:“咔!!”
現場,很多場務還有演員都知道,這應該是搞笑片段,但是沒有做出特效之前,具體有多搞笑,大家也搞不明白。
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已經見證了影史的一次名場面。
謝輔:“我感覺這一遍很不錯,不過我建議再恢復場景拍一次,方便做特效。”
“特效很難做,最好多一兩個不同的原始版本,免得他們遇到某些動作,做不出特效。”
韓舟笑了:“不用,我們的特效團隊挺厲害的,這種小事兒都做不好,我養他們幹什麼。”
劉天壇在旁邊嘿嘿笑。
在他看來,這種特效,做起來,那都是小場面。
謝輔:“你們公司的特效團隊真能做這種真實特效?”
在影迷圈子有這樣一句話,看不出是特效的特效,才是最好的特效。
多用於描述漫威系列的特效製作。
但是,很多年之前的《功夫》這一段,明知道是特效,明知道刀和蛇,不可能實景拍攝出這種效果,必然是特效做的。
又有誰看得出這是特效?
技術,其實不難,難的是沒有導演動怎麼用這些技術。
國內早就有團隊在學習做特效了,到了現在,有些團隊的特效其實不比好萊塢差多少。
關鍵是導演壓根不知道這些特效怎麼配合拍攝來製作。
比如謝輔,雖然是行業裡知名的大導演,是他們那一代人中碩果僅存的大佬。
但,他就不明白特效怎麼用。
按他的思維,那就是多拍幾個片段版本,然後讓做特效的自己去研究怎麼做出他要的效果。
這明顯是不靠譜的。
實際上韓舟襯衣之下,安裝了資料收集器,感測器。
劉天壇一直在看3D模型三維解構。
做特效的時候,用這些資料定位,很輕鬆就能做出這些特效。
現場休息了一下,這個鏡頭還得繼續拍。
主要是包租婆開始追逐主角這場戲,必須也同時拍完,否則隔天再拍,無論如何都會有視感差距。
因為環境無論如何還原都還原不到百分百狀態。
這一場戲,反而比之前這一段要用特效的戲難拍得多。
必須快速給韓舟上妝。
毛阿姨也不是開玩笑的,畢竟是韓舟挖來的一把好手,帶領團隊迅速做妝容。
這香腸嘴一做出來,現場就有很多人笑噴了。
就是因為過於誇張,所以格外惡搞。
謝輔在旁邊有些憂慮:“韓舟之前的電影,都是偏向於引導思考的吧?這一次玩兒這種搞笑的路子,真的會有好的市場效果嗎?”
之前韓舟拍的電影,一部投資大約八百萬左右,一部幾萬塊錢。
謝輔都是看過的知道的。
現在這一部,投資宣發合起來至少三個多億!
這在華國也算是頂級投入了。
要是玩兒砸了,新世界要元氣大傷啊。
張久全:“導兒特殊就特殊在,這種級別的投資,他眼睛都沒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