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修校舍,孩子們住哪兒?”
“住教室。”
“教室沒有頂,大冬天的能住人?”
“反正是外村人。”
鄉村教師拿起扁擔,和他們拼命。
最後被打斷了兩根肋骨,被好心人送到了鎮上的醫院救治。
結果就是這一次,他查出自己癌症。
於是他去了省醫院,問醫生需要多少錢才能手術。
醫生告訴他,他的情況可以住扶貧病床,還有相應的減免,最後需要兩萬元。
他又問醫生,不做手術的話,能活多久。
醫生說,半年。
這書迷看著這篇科幻,越看越不是滋味。
他不是沒看過鄉土,不是沒看過展現愚昧的鄉土的情節,但是這片《鄉村教師》就是不同。
別的可能會用很大的篇幅,去形容愚昧,形容人性的醜惡,形容生活環境的艱辛,形容很多東西。
但是這本,寥寥幾行字,把這個山村寫的充滿了絕望。
那個娃娃的母親是被買來的姑娘,時間久了,男人放鬆了警惕,她跑掉了。
那個姑娘被夫家娶回家花了好幾萬辦酒席,卻在懷孕後不願意送她去醫院生孩子,結果難產死了。
村裡在私有承包開始後,對於唯一一臺拖拉機的油錢怎麼出,始終達不成一致,卻一致達成了把拖拉機分了的主意。這家分了一根軸,那家分了一截線。
扶貧的過來,安好了抽水機,前腳剛走,後腳村裡人就把抽水機賣了,全村吃了兩頓好的。
在這個絕望的地方,唯一還有希望的就是孩子。
這位鄉村教師,在自己死之前,明知道教不會孩子們什麼,卻希望教的更多。
身體垮了,孩子們圍著他,他卻要孩子們儘可能多學,哪怕多一點點。
而他選擇了讓他們背誦力學三定律,雖然他們現在還理解不了,但鄉村教師只希望他們能背下來。
孩子們擔心他,他卻知道自己已經沒救了,死之前就想多教一點點:“背呀!”
孩子們哭著揹著力學三定律。
……
宇宙中,矽基文明和碳基文明一場持續了不知道多久的大戰此時才剛剛結束。
矽基文明被驅趕到了銀河系之外。
為了避免矽基文明捲土重來,碳基文明艦隊的首領決定對銀河系第四懸臂末尾做一些手腳,清空一大片區域,讓矽基文明無法利用這裡的引力彈弓進行空間跳躍,這樣如果他們再想發起戰爭,就只有用漫長的飛行才能進入銀河系了。
這樣就隔絕了兩個文明。
於是,一場浩大的文明等級篩選,蔓延整個第四懸臂的篩選開始了。
如果文明等級在標準之下,全部都會被摧毀,在標準之上,則是會被保護起來。
經過漫長的選拔,飛船臨近太陽系。
一束光落在了這顆藍色的星球上。
光束落地之處,正是西北某個人煙稀少的區域。
整個光束落地處擴散開來非常大的範圍,也只有一個村落。
光束提取來了一群人的思維副本,進行測試。
“請敘述伱們發現的組成物質的最小單位”
這群被選中的孩子一臉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