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不想嗎?”
“是,我承認你很有才華,很有天賦,很厲害。”
“你這首歌的旋律,歌詞,在選秀節目上來看,都還不錯。”
“但是你這首歌的編曲,對於你來說,太離譜了,簡單甚至可以說是草率到離譜!”
“就像是一個新手鋼琴練習者,一個新手吉他,一個新手架子鼓手,三個人看到了一首歌,然後玩兒似的用幾個新手剛學的和旋做了個編曲。”
“這就不是編曲,這連beat都不是!”(beat,大概等於→節拍,拍子。)
“你那首《陽光彩虹小白馬》間奏的beat都比你這首歌的編曲複雜十倍不止!”
“我可以理解成,你在對付事兒,準備草草的結束今夜嗎?”
劉奕玲攔著陳鋒:“別激動,看看他怎麼說。”
韓舟舉起話筒:“編曲對我來說是很簡單的事情,十幾分鍾半小時,就可以把編曲做得花裡胡哨。”
“但,這首歌就是簡單才好聽。”
“要是有必要的話,我甚至想清唱。”
韓舟可不是胡口亂說。
這首歌的創作,就很奇怪。
簡單點來說,這個原創歌手,不太熟悉五線譜,說白了沒有系統的學過音樂。
但是這個歌手有樂感,知道什麼是好聽的。
或者更簡單點話說,這個歌手,就是自己沒事瞎哼哼,哼出了幾句好聽的歌,於是用這幾句靈光一閃的詞,做了這麼一首歌。
而給他編曲的人應該也是個半路出家的業餘音樂製作人,也沒辦法用這麼簡單的旋律做出太多東西,所以就加了一些簡單的東西。
從頭到尾,就三個和絃,就一個動次打次的架子鼓聲,一點點簡單的東西。
為了讓這首歌不那麼幹,所以曲裡面用了女聲和聲,讓音軌複雜了一點點。
甚至在前奏時,為了顯得不那麼單調,專門加了一節救護車警報的聲音。
全曲重複了一次,重複的時候,曲子和編曲沒有任何形式的變化。
這在歌曲創作上來說是反邏輯的。
因為任何一首歌,重複的時候,肯定會在編曲上做變化,體現層次感,甚至更有把樂理玩兒出花的比如周董,一首歌直接寫八個旋律分開八段,不重複。
但是,這不代表每首歌都要這麼複雜。
有時候為了好聽,在編曲邏輯上,需要捨去很多。
如果說這首歌簡單編曲時悅耳度是B+,那麼做複雜後,大概是C。
這首《媽媽的話》,韓舟腦子裡檢索它時,就檢索到了相關的東西。
有很多個改編編曲版本。
聽眾就兩句回覆,要麼就是嘲諷的‘6666666’要麼就是直接的‘什麼垃圾’。
因為他主旋律不是懂行的人寫的,是天然的好聽,不是樂理上的好聽。
所以它沒辦法有樂理上的編曲和伴奏。
這首歌好聽就好聽在他無限的凸顯出演唱者自己的聲音。
陳鋒聽完韓舟的狡辯,也不多說:“行,你隨便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