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四升的履歷很嚇人,以至於王希雅頭一晚上就睡不著覺,準備這準備那,時不時給韓舟發訊息通氣。
安嵐也是又準備掛麵又準備臘肉又準備茶葉的,還和家裡阿姨一起,整理著這些沒包裝的東西的賣相。
韓舟在安嵐家,到了十二點整,倒頭就睡著了。
不怪王希雅、安嵐謹慎。
看看韓四升的履歷,太嚇人了。
二十三歲,普通人家庭出生的他在當了幾年知青和三年兵後,加入峨眉山電影廠,彼時是一個電工。
沒錯,是一個電工。
四年後,他從電工成為了藝術主任。
然後被單位出資送去蜀大中文系學習,大三又被送去燕影進修了一年,一年後同時拿到了蜀大學歷和燕影進修畢業證。
回來時,三十一歲,直接任命峨眉廠副廠長。
這一年他力排眾議要一部電影增加七場動作戲,而這部電影創造了電影廠電影複製歷史記錄,因為其眼光毒辣,引起了燕京方面的注意。
三十二歲,他以地方電影廠副職的身份,獲得機會組織第五屆金玉蘭獎。
他把這個小範圍玩兒的獎,辦成了官方第一大電影獎,隨後金百合、金像獎開始學習金玉蘭電影獎的組織流程和形式,最後形成了華國電影三金獎,可以說韓四升年輕時一手締造了三金獎。
在這之後幾年,他全情投入編、導了一部名叫《長江岸》的電影,獲得了官方最高獎項‘五個一’,這部電影也拿遍了國內所有電影獎,甚至因為時代原因,當初華國和歐陸關係很好,這部電影還拿了四個歐洲電影節的獎項。
四十歲,他從峨眉廠副廠長的職務直接調任燕京電影廠廠長。
為了簽下他,燕京官方用了十部攝影機,四十箱膠捲送給蜀省方面,作為‘轉會費’。
四十二歲這年,他多方聯絡,集資了三百萬拍攝了一部《甲乙丙丁》並在春節上映,創造了賀歲檔這個概念。
這一年,剃頭才收五毛錢,三百萬拍電影這魄力,風頭一時無兩。
四十三歲,成為華影副總經理。
四十四歲,開始主導官方電影公司和電影廠市場化。
四十五歲到四十八歲,連續給第五代導演當製片人客串角色,一手捧出甚至可以說是手把手教出了第五代導演。
四十八歲,上任華影總經理,同年開啟華國電影商業大片化程序。
四十九歲,成為央媽臺年度經濟人物頒獎典禮開辦多年以來,娛樂圈唯一獲獎者。
五十歲,果斷放棄第五代導演,開始培養第六代導演。
同時開啟了新人扶持計劃。
從這一年開始,到目前為止,過去了六年。
六年,韓四升擔任了六部年度大戲電視劇製作人,八十二部院線電影製作人。
在他的從業經歷中,他為超過四百部電影搭橋拉過投資,為兩百多部電影組織過團隊。
華國從業三十年以內的每一個導演要不是他半個學生,要不受過他的恩惠。
每一個明星見到他都要喊一聲四叔。
而三十年裡,眾多無法過審的電影,在經過他確定藝術性後,拍板過審。
更是他在十年前以一己之力,強行推行了淺稽核制度,讓現在電影行業不受桎梏,甚至波及影響到了綜藝和電視劇市場。
整個引爆了華國娛樂圈商業市場。
米國好萊塢研究華國電影市場的專家在接受時代雜質採訪時提起:“他(韓四升)對於華國電影業,等於麥克(米國電影業奠基人,地星奧斯卡創立者)托馬斯(米國第一電影公司環球集團創始人)斯皮伯格(米國商業電影歷史第一大導演)的總和。”
簡單點說,刨除電影並不受關注的年代之外,華國電影行業,基本就是這個人一手推動發展到今天的。
看完他的履歷,哪個從業者不怕他七分?就連韓舟有點懷疑他是同行,也是穿越來的。
上午,韓舟養精蓄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