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怎麼辦?
馬刺制服組將一份份現場統計的技術報告遞到波波維奇的手裡。
波波維奇並沒有看。
這些片面的技術報告沒有太多的參考性,他相信自己對於比賽的洞察能力。
他朝鄧肯招招手,拿下迪奧,出任四號位。
同時讓帕克重新上場,鄧鴻飛挪到2號位。
想要加強內線高度。
波波維奇還是堅信更加穩健的進攻節奏比勇士這樣看起來有些依賴手感的打法更加靠譜。
氣氛太緊張了。
雙方主帥實際上壓力都很大。
對於科爾來講,這是他執教生涯的菜鳥賽季,同時也是這支年輕勇士第一次打西部決賽。
無論是球員還是他,感到興奮的同時,也有些缺少經驗,所以無論是在戰術安排還是對局面的判斷上,都是在摸著石頭過河。
所以他也不知道會不會有效。
而對於波波維奇來講,西部決賽雖然是他執教生涯中很多次面對過的舞臺。
可眼前這支球隊的風格打法也是他生平第一次見。
以前的超級球隊,無論是三巨頭時期的凱爾特人,還是三角進攻時期的湖人,亦或是三巨頭的熱火,都還在傳統範疇內。
善於落陣地尋找機會,使球儘可能的靠近籃筐。
勇士截然不同,他第一次把主要戰線外擴到三分線附近。
——
馬刺這邊,帕克利用連續掩護運至罰球線右側區域做了個節奏上的變換,騙得補防球員判斷失誤,手活一個變換繼續移動,在遠端行雲流水地探手打板折進!
“呼。”
科爾揉了揉太陽穴,在板凳上坐了一會兒,但又站起。
心頭毛焦火辣,賽場風雲瞬息萬變,令他坐立不安。
好在勇士進攻格林假傳後,突然轉身突進左手上籃命中。
才令他稍稍鬆了口氣。
鄧鴻飛好幾個回合都沒有能夠摸到球,而且上個回合還被盯防的克萊湯普森迎面飆進一個三分球。
看得中國球迷有些著急。
馬刺堅持將球交給鄧肯打陣地。
鄧鴻飛開始更多的無球跑動。
他目光在場上探尋著,搜尋空當進行移動。
有時候看似無用的折返跑,實際上也是在隱形環節貢獻自己的力量。
鄧鴻飛在場對於勇士來講就是一個威脅。
你來我往,不知不覺,第二節時間走完。
雙方比分暫時定格在67比69,馬刺暫時領先2分。
賽場氣氛顯得略微沉悶。
勇士打出了夢幻般的常規賽戰績,金州的球迷都對這支新軍寄予了厚望。
種樹多年,庫裡和湯普森都已經成長到了合適的程度,是時候開花結果了。
中場休息。
兩個球隊的更衣室猶如聯合國開大會,充斥著高談闊論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