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懷靜是以經史出身的世家子弟,對於《三國演義》這種坊間俚俗,打心眼裡排斥。當然,也不是所有的世家子弟都是如此。可偏偏蕭懷靜。不屬於那種開明一類。他對李言慶的才學,是發自內心的敬重。但是對言慶所寫的《三國演義》,又是發自內心的憎惡和鄙薄……
只是,蕭懷靜不明白,這行軍打仗,和三國演義有什麼關係?
闞稜見言慶沒有開口阻止,立刻來了精神。
他正色道:“蕭先生應該去看一看才是,那書中並非全是虛構,還有很多行軍打仗的學問。
今天公子這般安排,與當年諸葛孔明先生火燒博望坡,有異曲同工之妙……”
“好了。莫要在這裡吹捧。
蕭先生是有大學問的人,你休要班門弄斧。你二人立刻點起兩千人馬,隨我前往汜水觀戰。
蕭先生留守虎牢關,可見機行事。”
李言慶不等闞稜說完,就大步走出廳堂。
雄闊海和闞稜也算是在軍中歷練過一些時日。其他的他們可能不懂,但這軍令如山,令行禁止的道理,卻是理解了一個透徹。二人連忙應命,隨著李言慶大步流星走出去,點兵準備出擊。
只留下一個蕭懷靜,恨得牙根子發癢。
這李府君實在,實在是太過分了!
怎麼把話只說了一半,就攔下來了呢?
心裡面嘀咕著:火燒博望坡?那又是怎樣的事情?我也讀過三國,卻不記得有這麼一回事。
不過,他也不可能一直呆在大廳裡,也跟著匆匆走出。
出門的時候,他猶豫一下,抬手示意一個家臣上前。
“你聽過《三國演義》?”
家臣一怔,撓撓頭笑道:“回老爺的話,小的曾在酒肆裡,聽過一些。”
“那你可知道什麼是火燒博望坡?”
“啊,這個小的確是聽過。就是說……”
“算了算了,你就算聽過,我也沒時間聽。對了,你去幫我打聽一下,看看誰手上有《三國演義》這部書,想辦法給我買回來。”
“喏!”
家臣連忙答應一聲,匆匆離去。
蕭懷靜依舊是一頭霧水,帶著人登上虎牢關城樓。
與此同時,城中兵馬紛紛出動。但見裴行儼、王伏寶各帶四百麒麟衛,自城中殺將出去。
隨後羅士信領兵離開,李言慶則帶著兩千殘兵敗將,緊跟著離開了虎牢關。
看著那兩千有氣無力的隋軍將士,蕭懷靜不禁眉頭緊蹙:以如此軍容,李府君能擊潰蟻賊嗎?
****
初冬的太陽很燦爛,但又很清冷。
大雪過後,氣溫很低。雖然陽光明媚。卻絲毫感受不到半點暖意。
道路上,許多地方還在結冰,行走之間,顯得頗為辛苦。牛進達和吳黑闥領軍突進,向虎牢關急速趕來。
翟讓嚴令,他二人必須在正午之前抵達虎牢關。
眼看著時間將至,牛進達只得催動兵馬,加速行進。
忽然間,前方兵馬停住。
吳黑闥催馬上前,厲聲喝問:“何故停止不前?”
“將軍,前面有隋軍阻攔。”
牛進達和吳黑闥都不禁有些疑惑,相視一眼之後,兩人率部來到軍前。張須陀死了,這時候又會是哪一路隋軍,阻攔他們的去路?不過,當兩人來到軍前看清楚之後,不由得發笑。
只見道路中央,大約一二百名隋軍攔住了去路。
為首的隋將,年紀在二十出頭,生的虎頭虎腦,胯下馬,掌中大槊,馬配長刀硬弓,披麻戴孝,橫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