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擊隊被消滅的兩個月後,在戰爭中始佔不到便宜的利比亞終於認清了現實,在蘇聯沒有任何明確的幫助下,利比亞是沒法再像之前那樣狠狠的在查德身上撕下一塊肉了。
而現如今利比亞面對著法國人的軍事打擊和歐美的經濟制裁,尤其是對國民支柱產業石油開採出口等造成了嚴重的損失,最終,不得已之下,利比亞人終於是打算結束了。
「要停戰了?」
「是的,卡扎菲已經去了一趟巴黎,估計要不了多久,就會有訊息!」
利比亞和法國的關係其實也不算差,雖然法國屢屢對著利比亞重拳出擊,但法國卻還保留著利比亞方面的不少軍購訂單,甚至正常的石油運輸,也沒有停下。
實際上,法國參與這場戰爭,無非就是為了捍衛其制定的非洲秩序,只要利比亞願意配合,那雙方也就沒什麼要打的必要了。
而利比亞在這場戰爭中,你要說實際損失的話,其實也不大,數千傷亡和那些裝備損失對於利比亞來說完全在承受範圍內,畢竟人家有的是地方去買,不論是蘇聯,法國,義大利,軍購可就沒有拒絕過利比亞。
而石油設施的損失雖然可惜,但現在正處於技術升級發展的高速期,壞了還能升級換代。
最重要的一點是,利比亞的國土沒有一點損失,這才是最重要的,利比亞佔領的查德的奧祖地區雖然佔領了十幾年,但這裡依然是查德所屬,不僅非洲各國不承認,其他國家也不承認。
所以,利比亞只需要放棄奧祖地區,撤出軍隊,那麼也不會有任何的賠償條件,甚至法國還會為利比亞的重建提供包括貸款在內的支援。
這種處理方式甚至沒有通知查德,畢竟這場仗的主導權在法國人手裡,後者也希望敲打敲打伊德里斯,因為如果過分削弱利比亞,反而會讓伊德里斯擺脫法國的控制,因為單單就查德國民軍就能對付外敵的話,還要法***隊幹什麼?
法國人還想壟斷查德境內的鈾礦呢!
如果奧祖地區沒有豐富的鈾礦,可能法國人真就會默許利比亞人佔領奧祖,但現在,為了自己,法國人決定充當一回公平公正的老大哥。
奧祖地區必須無條件的返還給查德,同時,利比亞不得再進行任何的對查德的軍事侵略行為。
隨後,伊德里斯就被叫到了法國,在那裡,和利比亞方面的代表簽署了相關的檔案,期間法國人沒有徵求過查德方面的任何意見,不過對於伊德里斯來說,這已經足夠了!
對比一下查德獨立之後的歷代執政者,伊德里斯發現自己竟然是最能幹的那個,他平息了國家的內戰,調和的民族矛盾同時引進外資發展經濟,還收回了被外國侵佔的土地,不客氣的說,往前推個幾百年,伊德里斯這樣的人物稱個一代帝王甚至都不成問題。
當然,這倒不是他真的有多厲害,但在這個風口上,是個豬都能起飛,伊德里斯自己也有些本事,能抓住其中的機緣,這也是種本事。
薛帕德倒是很早就知道了要籤終戰協議和互不侵犯條約,不客氣的說,這兩份條約還真的維持了雙方之間的表面和平,不過也有可能是因為之後卡扎菲的折騰目標換了的原因,但這並不意味著兩國都能迎來自己真正的和平。
不論是查德還是利比亞在之後的幾十年依然問題不斷,但現在,至少雙方是握手言和了。
「所以,我們的人呢?」
「勘探隊正在船上,大概還有五天才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