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長吸一口氣,提高音量,大聲說:“天下,天下人之天下也,非一人之天下。黎民百姓辛勞一生,所
得全是流血流汗換取的,聖人曰:不告而取,是為賊也。吾皇為天下共主,所謂普天之下皆為王土,萬民皆仰
仗吾皇做主,請吾皇下令:禁止官員做賊——也就說,禁止地方官員借任何名義巧取豪奪百姓財產,或者把百姓財產挪作他用。
請吾皇承認,百姓對於自己的財產擁有兩項天經地義的權力:第一,毋須經過任何人同意就可以自主作出任何決定;第二,他人在從事某一行為可能涉及別人財產之前,必須獲得財產所有人的同意。
我認為,此乃父神授予自由民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力,任何人反對此點,便是我青州百萬教民之公敵。”
劉備說到此處,手按佩劍,目光咄咄:“青州百姓都是自由民,他們出兵為陛下作戰、他們出錢整修帝都洛陽,就是期望有朝一日,陛下重歸帝都時,能讓這亂世結束,千萬黎民的權利得到保障。正是出於這一目的,百姓才在自己頭上設立官府,以自己的稅賦供養官吏。青州萬民拳拳之心,請陛下明察。”
劉備沒說請“陛下恩准”,直接要求“請陛下明察”,這明顯是逼迫皇帝表態。如果說,剛才那四策,劉備還用了商量的口氣,這一刻,他已經圖窮匕首現了。
也許一點也不奇怪,承認私人財產權就是自由的初步。據此,百姓可以在有限的自由中獲得個人能控制的領域。在私人財產權的範圍內,百姓將不再是奴隸,可以自由地實踐他的價值,追求他自己的目標。中國將徹底擺脫奴隸社會的陰影,具備完整的生存權——合法享有自己財產的生存權。只要皇帝答應這點其他的要求必然會順理成章的過渡實現。
眾官員目瞪口呆。朝廷多年在西涼兵的控制下,真正有骨氣的官員要麼被殺,要麼明哲保身才能活到今日,楊彪等人初始的發難,不過是想借盧植爭取朝廷最大的利益,此刻見到劉備兇惡,盧植僅是微微皺起眉頭,卻不干涉,便立刻覷若寒蟬。
此刻盧植心內也極為不滿,但他不滿意的僅僅是劉備狂傲的態度。幾年來,目睹青州的大治,再見到這種政策效果向冀、並、幽三州擴散,並使這三州走向強盛。盧植心中也是頗為自得的——畢竟劉備部分實現了自己的治世理想,畢竟這個雄霸北方的弟子又是自己手把手的教他識字、習文,自己在劉備境內獲得的殊榮,也是他這一生中無與倫比的,而那百姓的愛戴是源出於衷心,而不是來自恐懼。
最重要的是,青州思想的活躍也冠絕當代,新產品的層出不窮讓很多舊日學說、理論遭受滅頂之災。此時此刻的百姓特別需要接受新的所謂“權威”觀念。劉備在此期間大力扶植名儒趙歧(現居荊州劉表處的孟子學派思想,尤其著重宣揚孟子的“民本思想”,並明確支援趙歧將孟子列為與孔聖人並肩的“亞聖”的主張。
在民本思想的影響下,盧植也漸受影響——漢政糜爛他親眼目睹,青州富強他亦是親身經歷。當劉備陳述時,盧植腦海中亦隱隱附和:“變法則生,不變則死。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孟子.盡心下》)!
劉備現在出頭說出變法的要求,是為我大漢萬千黎民請命,雖冒犯君威,然而,為讓我大漢中興,非得有人做這惡人。而劉備做惡人,至少我還可以控制。民者,君之本也,當此關鍵時刻,我不能給劉備找麻煩。”
盧植不開口,大廳內鴉雀無聲,皇帝左顧右盼,唯唯諾諾道:“卿言,甚有理。”
劉備嚯然轉身,對蕭飛高喊:“傳令三軍,帝已許之。”
皇帝臉色蒼白,公卿大臣惶惶不安,曹操唇邊露出一絲冷笑。此刻,大殿外隱隱間傳來一片喊殺聲,那聲音漸趨漸近。殿內,公卿大臣更加慌亂,有人從椅子上軟癱下去,有人跳起來準備逃跑,更有人縮成一團渾身顫抖。
除盧植外,殿中只曹操聽懂了這聲音——青州兵戰鬥時,不會吶喊的如此雜亂無章。見到皇帝慌亂的想躲入桌下,曹操搶步上前半是解釋,半是安慰地說:“啟稟陛下,這喊殺聲是西涼兵所發,說明西涼兵已攻至關下……”
見到皇帝平靜下來,曹操轉身向劉備拱手:“玄德公,函谷關內部兵不多,是否需要我調入兗州兵,協助守關?”
劉備臉上的微笑緩緩消失,一副冷厲的神色浮上臉龐,表情的變化如此明顯,連殿內的空氣也彷彿越來越冷。
夏侯惇跳了起來,正準備說話,高順伸腿一勾,他不禁踉蹌倒地。見到高順動手,典韋竄上去一拳擊倒曹洪。“倉琅琅”一片拔劍聲,青州將領踢倒椅子,與兗州諸將亮刀相持。
盧植閃步搶出,厲聲斥責:“幹什麼?想在君前械鬥嗎?好大的膽子!”
劉備一揮手,青州將校整齊的後退一步,單手護刃,行了個亮劍禮,收刀入鞘。
曹操緩了一口氣,解釋道:“玄德公,敵軍已至關下,我只是想調入兵士與你協防。此戰,兗州士兵願聽從玄德指揮。”
劉備皮笑肉不笑,抬眼見到蕭飛已返回殿門口,勾勾手指頭,招他上前,命令道:“傳軍中司馬(參軍)上殿。”
關羽所部參軍劉浩與張飛所部參軍李平是這次參戰部隊的左右行軍司馬,兩人入殿後,在劉備的引領下,先行拜見皇帝,然後向劉備彙報:“西涼兵已至關下,公孫將軍與周校尉正在關上職守。目前,西涼兵尚未造好攻城雲梯,我等謹遵主公命令,敵軍未爬城絕不還擊。”
劉備悠然地問:“墳坑挖好了嗎?”
劉浩愁眉苦臉地回答:“關上只抽調了一百餘人,寒風凜冽,地面堅硬,將士們勞累到現在只挖了一千多個墳坑。”
眾大臣疑惑不解,敵軍兵臨城下,劉備卻要抽人挖墳坑,幹什麼?個個提心吊膽,忐忑不安地盯著劉備,然而劉備隨後的問話讓他們頓時安心下來。
“不夠,這數目遠遠不夠,城外共有十五萬西涼兵,按照三十比一的陣亡率,至少要挖五千個坑。”
劉備再問:“工部司馬來了嗎?他的俘虜營能安置多少俘虜?”
李平簡潔地回答:“運兵的船隻還沒有返回,他們將能運走三萬俘虜,工程署計劃今冬整修平原道路,三萬俘虜剛好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