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書友在水一方03整理的書評,讓更多人瞭解商業三國成長的歷程。在此也感謝各位兄弟,對本書的肯定與批評。
□ [精華]一個單一的宗教就得有一個首領,那就是教皇了。之所以稱皇就是個人崇拜獨裁。如何打破宗教思想上的獨裁很困難。相反中國的宗教分散中有統一,各個寺院的方丈是人大代表,護國禪師法師就是主席了,教義是各寺院探討的綜合體,最後統稱佛道儒。這些是透過近乎哲學討論式的辨正來統一的,各寺院要雲遊答辯。大徹大吾者為佛,佛教傳入我中土就改為禪宗了!這著實比西方教派少了許多淫邪。巴黎聖母院這電影也是反映事實的。 虛度
□ 我看這個時候可以提一下唯物主義論,透過事實來辨正真理,經過歷史、政治上的研究來破除君權神授的迷信思想。 虛度
□ [精華]闡別人之未發,嗯,贖你無罪。思想的統一是一個龐大民族誕生的兆祥,為未來歷史的程序打亮了矛尖。在2000年前那個年代,你這個做法肯定是合適的。我絕對挺你。另外,今後單一神教的教廷是否設在出雲城?哈!教廷出雲……聽起來挺好的。 小寬
□ [精華]中國人就是缺乏信仰,缺乏約束。有信仰,有科技,有實力,理想國度。好書,好生活。 在水一方03
□ 哈哈,只有書評區才是真正的百家爭鳴!~ 中國的封建時期的落後主要是在明朝朱熹學說的發起。明朝的鄭和下西洋說明了中國當時的生產力是非常強大的。所以很多東西不一定是要用西方的。 風自語
□ 好書,但主角既然創立了宗教,收攏了人心.而宗教必須為政治服務.不然就亂套了.而且我還不是很明白作者的宗教的體系.以及運作.我想你的宗教與儒教發生矛盾怎麼辦?書中的人物應該不會太容易信教吧,尤其是讀書人.比如太平教的信徒多是文盲.我是作者的忠實書友,在此提一點建議,希望老大的書越寫越好. 老郎
□ 沒必要搞個宗教出來,在中國用儒道兩家的學說就夠了。首先,有了宗教必然會有宗教狂熱份子和宗教戰爭。其二,沒見過那個********的國家是強大的。其三,當時的讀書人很難接受這麼一個宗教。其實,儒道兩家的學說是挺合適共和制的。我這裡說的儒家是初始的儒家學說,不是後世為了加強皇帝統治而歪曲過的儒學。 南宮天翱
□ 第二,強大的一神論宗教必然導致政教結合,至少是宗教干涉政治,而民主政體必須上帝歸上帝,凱撒歸凱撒,不知道作者如何避免單一宗教的絕對權威化。作者知道在政權上分權分立,卻樹起一個專權的神權,目的與效果讓人懷疑。 聖者晨雷
□ 第三,一神教下,歐洲可以誕生民主政體,但在中東產生的卻是遠遠超過中國封建時代的****政權。即使是在封閉的中國民眾都能接受民主共和觀念的今天,中東的酋長國卻一如暨往。作者如何保證,在中國推行所謂一神的天父教就不會讓中國中東化? 聖者晨雷
□ [精華]第四,從現代國際社會來看,凡是信奉單一宗教,或者某個單一宗教在社會上所佔地位越強的國家,其保守程度就越高。從宗教的歷史作用來講,扯歷史後腿的時候居多。從宗教的本質來講,救贖與來世都對現實起麻痺作用。作者如何避免這個天父教的副面作用? 聖者晨雷
□ [精華]第五,中國歷史上的輝煌時期並非漢之前,而是漢和漢之後。唐宋的繁華與先進,都離不開中國在思想文化上的兼收幷蓄,這種海納百川的包容性也是漢魂之所在。而一神宗教具有強烈的排他性,必然會讓思想走向僵化。宋明理學,主要是朱熹那偽君子的理教觀點,正是因為具有強烈的排他性才使得中國日益僵化沒落,作者構思的一神宗教,是否會讓中國的災難提前一千年發生? 聖者晨雷
□ [精華]後來又想了一下,還是覺得把中國的思想變革寄託在一神論的宗教之上,實在是很危險的事情。個人認為,不如將儒、墨、法三家思想雜揉,對漢武帝時董仲舒的儒家進行改造,作好對可能出現的理學觀點的批判與免疫,這樣更符合實際需要,也更為合理慎重。當然,如何寫作,是作者的事情,在此只是提供給作者參考一下。另外,想問一下作者是否信教,如果信教,我所說的冒犯信仰之處還請原諒。 聖者晨雷
□ 聖者兄發言極是,本來我對一神教非常反感,但卻說不出所以然,看了兄的話,頓開茅塞!歐洲之所以仍然發展起了民主,那是因為歐州是由許多國家組成,王權不出國境,而不是由於一神教的原故!!想想看,如果中國也成為阿拉伯那樣********的國家,那結果簡直是一場災難!!!強烈要求馬上修改!!! sdffd
□ 雖然我非常討厭儒家,但我也承認儒家並非一無是處的,大家痛恨儒家導致宋明之弱,可卻沒有人想過漢唐盛世時也有儒家啊!!其實真正最可惡的是程朱理學,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至於儒家,適當的改造後還是很好的東東!完全沒有必要搞個一神教出來! sdffd
□ [精華]我覺得宗教的建立是一個不錯的想法,可以說現在的建立,可以很大程度上制約中國的皇權制度,中國的封建經過千年的發展,可以說是根深蒂固,所以資本主義萌芽根本沒有辦法在中國大陸發展,如果在三國時期能夠樹立一個和皇權抗爭的宗教勢力,並且把個人才財產神聖不可侵犯這個理念深埋入人心的話,那麼相信中國會有很大的機會提早萌發資本主義萌芽,改變近百年的屈辱史 顧盼回首
□ [精華]儒術應該要限制,儒術最大的害處就是阻礙依法立國,國法不能限制皇權,那就會導致封建制度向集權的方向發展 顧盼回首
□ [精華]我想說一下作者建立一神教應該是有利也有弊的但利應該多一點,首先建立了宗教後,民眾應該是很忠誠的,這樣對主角的發展應該是非常有利的,想想張角也就是憑者子虛烏有的南華老仙的遁甲天書,像江湖郎中一樣的護弄了一下就被他搞成了上百萬人的黃巾大起義。我想主角應該好好利用的。關於弊我我是很贊同聖者兄,但短時期內應該不會有阻礙作用的,大家想象三國時期以及後來的五胡亂華,漢人是受到了嚴重的打擊的,所以我想應該的這個事件發生前,壯大漢族,同時給那些少數民族點厲害。 xwx00831
□ 宗教在有著史官文化和士族群體的中國不可能替代中央集權的政體,只能被輪為工具為政治服務。 子鏵
□ [置頂][精華]看了赤虎兄的回覆了,但還未能盡釋我疑。任何一種期望一勞永逸地解決思想問題的觀點,都是不太現實的。虎兄說將在以後的情節中出現宗教與世俗的諒解備忘錄,但這種備忘錄恐怕只在一代人手中有效,主角這一代人,如果不曾被權力腐蝕(這很困難,如李世民、*這樣的雄才大略也難勉在權力面前迷失自我),或許會遵守這一諒解,但一代人之後,兩代人之後,這種諒解必然會走向破裂。另外,宗教的本質決定了任何一種宗教都具有麻醉作用,虎兄所說的道、佛的缺點應是所有宗派的普遍缺陷。 聖者晨雷
□ [置頂][精華]對於儒家在中國歷史的作用,我與虎兄觀點也有不同。中國獨具魅力的傳統文化,與儒家的思想有密切關係,此其一。儒家的大一統思想,讓中國在歷史上大多數時代都維持一個統一的比較和平的中央政權,而歐洲同時期則是割據混戰,虎兄的城邦共和最典型的時期,古希臘時期,雅典與斯巴達也是爭鬥不斷,在內耗中被外族所滅,從這個角度去比較,儒家學說有積極意義,此其二。孔子的仁與孟子的義,這二者是儒家思心的核心內容,個人以為這無論是在為人處事上,還是在執政治國上,都頗合要求,儒家思想並非一無是處,此其三。 聖者晨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