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原本的時空線上,也就是2012年,《飢餓遊戲1》的首週末票房可是1.55億美元,比《地心引力》的首週末票房高出了足足一倍還多,這是典型的粉絲電影特徵,票房大多集中在影片上映的第一週。
這個數字有多誇張?
目前北美影史首週末票房的最好成績是諾蘭導演的《蝙蝠俠前傳2之黑暗騎士》,首週末三天票房1.5534億美元,相比《飢餓遊戲1》的1.550億美元就只高了區區34萬美元。
也就是說,在現在這條時間線上,李沐這版《飢餓遊戲1》但凡比原來那版多出34萬美元的票房,那就直接登頂北美影史最高首週末票房的寶座了。
那麼李沐這版有可能超越原版嗎?
李沐覺得這種可能還是相當大的。
論演員的票房號召力。
當年剛剛出演《飢餓遊戲1》時的大表姐詹妮弗勞倫斯還是個沒什麼名氣的新人,《冬天的骨頭》雖然讓她獲得了一些關注,但卻還遠說不上有什麼很強票房號召力。
而現在的柳亦非卻已經接連出演了兩部《颶風營救》、以及《功夫之王》、《盜夢空間》、《末日崩塌》等一些列大賣電影,可以說目前柳亦非在北美市場的知名度和票房的號召力是要遠遠強於當時的勞倫斯的。
再看兩版導演的名氣。
加里羅斯導演和李沐的差距無疑是更大了,只是《盜夢空間》和《地心引力》兩部電影就讓李沐在歐美的名氣直追詹姆斯卡梅隆了。
最後再看原著粉絲群體的數量。
目前《飢餓遊戲》系列還只出版了前兩部內容,但全球總銷量卻已經突破了5000萬冊,這個數字是遠遠強於前世的原版的。
《分歧者》、《移動迷宮》、《飢餓遊戲》——只這三部書的
全球總銷量就已經超過1.2億冊,若是在加上《火星救援》、《地心引力》、《星際穿越》等一系列,李沐所有文學作品的總銷量將更為恐怖。
十多部暢銷書的銷量互相帶動,李沐在導演屆的名聲也在帶動書籍的銷量,結果就是這一世《飢餓遊戲》的粉絲規模要遠遠大於前世。
既然《飢餓遊戲》在這一世的各種條件都要遠遠強於前世,那麼它又有什麼理由最後票房成績反而更低?
因而李沐覺得,這次他的這版《飢餓遊戲》,是極有當真拿下北美首週末票房成績影史第一的。
李沐柳亦非兩人起身離開影廳後,兩人右側靠裡位置上的一個華裔觀眾站了起來。
「喂,你猜我今天在影院遇到什麼了?」這時這個華裔邊往外走邊撥通了一個電話道。
「遇到什麼了?」電話那頭問道。
這個華裔撇嘴道:「遇到一個特別能吹的人,也是華人,男的現實中應該是一個導演,他竟然向女伴吹牛說《鋼鐵俠2》的首週末票房沒啥,他就能拍出成績更高的電影——真是離了個大譜!《鋼鐵俠2》首週末三天總票房1.336億美元,名列影史開畫成績總榜第五,那人竟然說他拍電影超過這個成績不難?!」
電話那頭聽完笑道:「是夠離譜。」
這邊的華裔又道:「可惜我進場晚了點,大廳裡光線又暗倆人又都戴帽子,所以沒能看清這兩人的長相,否則的話我真想好好觀察下這兩個人到底長啥樣,驚人敢這麼說話。」
電話那頭這時笑道:「好吧,其實我也挺好奇的,以《鋼鐵俠2》這個票房走勢,全球票房超第一部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華夏國內有能力拍出這種級別電影的,我覺得有且只有李沐導演一個人!」
「李沐?」
影院裡,這個華裔小哥腦海中突然靈光炸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