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的時候,媽媽帶著弟弟,親戚朋友都圍著弟弟看,委託者失落的坐在一旁。
都誇讚弟弟可愛,媽媽也跟著笑著附和。
親戚問媽媽,你女兒成績怎麼樣啊,媽媽表情不是很好的說現在成績下滑了。
親戚誇張地說,哎呀,初三學習的就是難一點,跟不上也是正常的。
就是說委託者笨唄,委託者心裡氣不過,站起來就說道:
“我不是笨,是爸爸媽媽每天吵架,還有弟弟每天這麼吵,吵得我睡不著,我白天沒精神。”
哦,親戚意味深長地眼神看著媽媽。
媽媽很生氣委託者說這種話,家醜不可外揚,小孩子嘴一巴拉,就把醜事說出去了,讓別人看了笑話。
回去就呵斥委託者。
委託者很不明白為什麼自己為自己辯解也有錯。
跟她媽媽犟嘴,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吵得厲害。
吵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委託者每次吵架就去小公園待著。
坐到天黑的的時候,委託者回到家,卻看到爺爺奶奶爸爸,還有媽媽抱著弟弟正在吃飯。
看樣子他們很和諧。
委託者心裡更失落了。
感覺自己被忽視的徹底。
在這樣的環境裡,處於一種不好的心態,這讓委託者成績一降再降。
父母看到成績又很著急,大道理一套一套的給委託者講,看沒效果,成績還是那樣。
孩子一點也不懂事,不知道讀書的重要性。
又開始罵,罵到最後沒效果,就發展成動手。
在委託者做題的時候揪委託者的耳朵什麼的,把委託者的耳朵扯得通紅。
總要想個辦法給孩子施加壓力,讓她感受到緊迫感。
孩子懂什麼,不逼不成才,孩子又不笨,從前成績都不錯,逼一逼總是有效果的。
委託者的父母就是這樣的心態,不管用什麼辦法,都要把孩子逼得考上好的高中才行。
現在孩子可能不理解,以後長大就明白他們的用心良苦了。
復讀?
委託者的父母不想讓孩子考不上高中再復讀,隱秘一點的心思就是復讀顯得自己孩子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