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江卻是洋洋得意地道:“不辨何以明真偽?難道任由李侍郎矇蔽太嗎?依我看,所謂整飭防務,實在是荒誕無比,我大宋有雄兵百萬,富可敵國。女真人固然兇惡,可是我卻聽說,早在建中靖國四年的時候,他們就派出了使節,欲與我大宋修好,可見女真人並非是窮兇極惡,也是知道禮數的,只可惜當時陛下誤信奸佞之言,摒棄議和,有今日之禍。李侍郎方說的也對,亡羊補牢,現在還不晚,若是這時候,我大宋派出使者,與金人修好,從此化干戈為玉帛,和睦共處,又何必要動槍兵?李侍郎一心要修繕防務,還提議徵募壯丁,難道不知道,一旦起了戰事,有多少人要生靈塗炭?”
楊真不冷不熱地接了程江的話茬,諷刺道:“這麼說,程大人是要向金人卑躬屈膝了?”
程江慨然道:“兩國修好,利在千秋,何來卑躬屈膝?”
剛剛是李綱打了頭,而如今,幾句話夫雙方就已經圖窮匕見,楊真畢竟沒有石英這樣的耐心,聽不得議和之詞,率先站出來,道:“女真人狼野心,昭然若揭,程大人要與虎謀皮,到底是什麼居心?”
程江道:“老夫確實有居心,這居心就是天下安泰,不受刀兵之禍,這居心就是四海昇平,與鄰結好,老夫這居心,難道楊大人看不出?倒是老夫要問,楊大人一心要求戰,又是什麼居心?”
楊真笑得冷:“奸賊誤國!”
程江的口舌倒是厲害,讓楊真一時詞窮,這時候也是氣憤到了極點,忍不住咒罵一句,誰知涉及到了人身攻擊,這講武殿裡立即就譁然了,不少人站出來,道:“楊大人,誰是奸賊?既是廷議,便該暢所欲言,奸賊二字從何說起?”
還有人道:“程江就是奸賊!”
“楊大人口出汙穢之語,請殿下治罪!”
坐在殿上的趙桓一言不發,將自己置身事外,每次這個時候,他都有一種暢淋漓的感覺,下頭的人在彼此攻訐,攻訐的越兇,就越需要自己這監國太做主,他手倚在膝上,眼睛看向沈傲,沈傲卻是木若呆雞一樣,不發一言。這不免讓趙桓有些急躁,這個傢伙,又在打什麼主意?
“住口!”趙桓終於發話,這一句話聲音不大,卻極有威嚴,殿下鬧哄哄的爭吵立即壓了下去,趙桓淡淡道:“諸位都是國家棟梁,這般亂哄哄的做什麼?”
楊真鐵青著臉道:“殿下,程江喵胡言亂語,奢談議和,實則是狼野心,心胸險惡。老夫身為首輔,今日有些話不得不說。大宋已到生死關頭,殿下奉旨監國,自然該當發憤圖強,修兵戈,練軍馬,以防生變,否則事到臨頭,老臣要問,殿下該怎麼辦?宗社該怎麼辦?”
趙桓陰沉著臉,淡淡道:“楊大人說的也有道理,不過正如程舍人所說,一旦動了刀兵,難免會生靈塗炭,仁者愛人,本宮豈能坐視?所以議和之事,還可以再商量商量,本文字由貼吧友情提供,首發,文字僅供學習交流使用,請勿用於商業用途,如有需要,請於購買正版。”
楊真大怒道:“商量?殿下是要搪塞老夫,搪塞滿朝文武,搪塞天下嗎?是戰是和,請殿下定奪,否則殿下如何服眾?”
趙桓這時也是大怒,楊真的脾氣,他知道,只是不曾想到這老兒居然敢當著自己的面逼迫自己表態,趙桓霍然而起,道:“本宮要是不呢?”
楊真眼中閃出絕望,道:“那麼老夫只能請辭告老!”
在這個節骨眼上,楊真要請辭,必然又是一場地震,趙桓卻是淡淡一笑,道:“楊大人確實老了,若是心力不濟,本宮自然不能強留,請辭的奏疏,擇日送上來吧。”
原本只是一句負氣的話,誰知趙桓卻是順著杆往上爬,聽到趙桓說出這句話,又是滿朝譁然,不少人站出來:“請殿下收回成命。朝廷無一日離得開楊大人。”
也有不少人臉上露出喜色,心裡想,這楊真果然是個蠢物,說出這句話來,當真以為太少不得他?現在看他如何收場!
…………………………………………………………………………………………………………………………
第二章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