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場朝議,不歡而散,整個朝廷只用了一個多時辰的時間又開始重洗牌,李邦彥黯然收場,程江還鄉,好不容易能接觸到政務的太又要回到東宮讀書,真正的得利者是平西王,同時還有楊真。
楊真這麼個平時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甚至大家都拿他當做糞坑裡的硬石頭一樣的人物,這時候居然變得炙手可熱起來,朝議剛剛散去,便有許多平素連見面都不太大招呼的朝廷大佬過來向楊真道賀。
楊真卻是板著個臉,道了一句:“老夫受陛下所託,不敢懈怠,今日既然做了這門下令,就不該尸位素餐,從明日起,從門下省開始,徹底核查各級官吏,平素做事竭力的,留下繼續任用,若是有疏忽懈怠的,直接開革吧。”
楊真說得輕巧,卻把大家嚇得面如土色,都說官上任三把火,可是這位楊大人的第一板斧就是拿滿朝的官員開刀,果然不愧是茅坑中的石頭,又臭又硬。在大宋做官在歷朝歷代都是舒服的,沒有廷杖、沒有殺頭、開革的也是少之又少,大家都不容易,好不容易端上個金飯碗,誰砸了大家吃飯的傢伙還不要和你拼命?偏偏楊真語不驚人死不休,直接讓所有人石化了。
開革……你以為你是誰?
許多人的心裡勃然大怒,尤其是幾個尚書、侍郎,臉色都變得不太好了,先從門下省開始,接著就是三省,再就是六部,和京中各衙門,作為朝中大佬,大家當然不必怕楊真,可是誰家沒有幾個親近的弟和門生,到時候把火燒到他們頭上,這可如何是好?
楊真見眾人不說話,恬然道:“此事老夫會向陛下陳情,只要旨意一下,大家就都做好準備吧,這汴京城的冗員太多,上行下效,可想而知下頭是什麼樣?”他負著手,眼睛落到要從殿中出去的沈傲身上,朝沈傲道:“平西王留步。”
沈傲笑呵呵地駐足,回頭走過來,道:“楊大人,恭喜了。”
楊真板著臉道:“恭喜的話就不必說了,老夫要清理京中的冗員,不知殿下可支援嗎?”
沈傲兩眼一瞪,真以為自己聽錯了,冗員的事歷朝歷代都有,到了徽宗朝的時候是到了頂峰,原因無他,每年都有恩科,現在讀書的又這麼多,可謂是書生多如狗,朝廷先是弄出一個進士及第,後來覺得科舉的人這麼多,於是又擴招了一下,添了一個進士出身,再後來還有個賜同進士出身,這些人說白了都是官,而且大宋做官,基本上沒有退休一說,老爺們都有一顆火熱的懸壺濟世之心,不工作到癱瘓在床或是撒手西還的時候是絕不肯挪窩的,請辭致仕那只是倒黴蛋的事,大多數人還是活到老,幹到老,一定要幹到油盡燈枯,一定要幹到兒生了孫,孫生了曾孫不可。
可是現在,這位莫名其妙進了門下的楊大人突然要清除冗員,這就等於是讓一部人提早休假,休假這東西,身為大宋的官兒,作為這些讀了聖賢書的人來說簡直就是侮辱,人家還年輕氣旺,還要為朝廷做貢獻,怎麼能說走就走?
沈傲不禁感嘆道:“楊大人實在太有魄力了,本文字版由貼吧提供。”
魄力這個詞,對古今中外的政客官員來說都是一個忌諱的詞句,魄力就意味著要得罪人,得罪人就意味著要被人反攻倒算,遭人反對,在後世,反對或許不過是轟你下臺,可是在這個時代,說不定人家是要往死裡整的。商鞅車裂了,張居正被人挖了祖墳,楊真的下場會怎麼樣,恐怕只有天知道。、
楊真看向沈傲,一副視死如歸的樣,道:“殿下認可老夫的提議嗎?”
許多人的眼睛朝沈傲這邊看過來,沈傲沉吟了一下,從本心上,沈傲也不太喜歡官員們沒事去發揮什麼餘熱,可是他當然知道,支援楊真的後果會是什麼。
沈傲猶豫了一下,淡淡地道:“楊大人若是寫好了奏疏,便送到本王的府邸來,本王署個名吧,這件事做得好了,也是利在千秋的事。”
沈傲這時候心裡想,他孃的,楊真敢做,我這愣為什麼不敢?反對?誰來反對試試看,本王一巴掌扇死他。
………………………………………………………………………………………………………………………………………………
第一章送到,還有三天了,關鍵的三天,老虎埋頭碼字,大家能支援的就支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