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一旁的太皇太后突然冷漠地道:“我大宋靠的就是刀光劍影和士大夫坐的江山,此時校閱,正是陛下重視武備的舉措,好得很呢。”
太后不理會太皇太后,只向沈傲問道:“是這樣嗎?”
沈傲道:“這是沒錯,如今雖是天下太平,所謂君以除戎器,戒不虞。夫兵不可玩,玩則無威;兵不可廢,廢則召寇。昔吳王夫差好戰而亡,徐偃王無武亦滅。故明王之制國也,上不玩兵,下不廢武。我大宋不為黎明生計,自不能輕啟戰端,卻也不能忘戰,忘戰必危。”
太后抿嘴笑了笑,道:“就你說什麼都有道理的。好,哀家倒要看看那個武備學堂能校閱出個什麼來。”
趙佶從城樓處出現,護城河外熙熙攘攘看不到盡頭的百姓瞬時爆出一陣陣頌揚聲,這樣的場景,讓趙佶將方的重重心事一下拋諸腦後,竟是忍不住朝人群招了招手。如今這裡已點上了無數的孔明燈,懸浮在半空中,亮如白晝,過不多時,煙hu四起,隨著一陣陣轟鳴,七彩繽紛的煙火jīshè進半空,絢麗無比。
這是大宋有史以來第一次慶典,雖然許多規矩尚未成熟,卻也有模有樣,好在汴京本就人多,有了趕廟會的經驗,這一場盛大的慶典還不致出差錯,四處都有禁軍維護次序,不怕出現踐踏、hún1un。
趙佶俯瞰著樓下的芸芸眾生,突然生出一股豪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原來並不只是一句空話,看到那些熱情洋溢的卻又有些模糊的臉,那人頭攢動之處四處的頌揚,趙佶扶著牆跺,目視遠方,眼眸之中,變得鎮定異常。
沈傲在一旁看了趙佶一眼,突然覺,眼前的這個皇帝有點兒陌生,怎麼說呢,好像是換了一個人似的,在從前,趙佶像是個詩人或者畫家,渾身上下雖有貴氣流1ù,可是骨裡卻有一種詩情畫意的書卷氣。
只是現在……現在的趙佶沉穩篤定,大有一副天下盡在掌握的豪邁。
冷風朔朔,站在這風口上,面龐被冷風吹刮,一旁的楊戩在側x心地提醒道:“陛下,這裡冷,不如進裡頭歇一歇。”
趙佶回眸,眼眸中鎮定自若地道:“朕就站在這裡,來,宣讀旨意吧。沈傲,你站到朕的身邊來。”
沈傲站在趙佶的身邊,心思卻和趙佶不同,高處不勝寒,這是他直觀的體會。
趙佶手指城樓之下:“沈愛卿,你看到了嗎?”
“微臣看到了。”
“你是怎麼想的?”
“微臣想到的是庶人之怒,伏屍二人,血濺五步,天之怒,伏屍百萬,流血漂櫓,萬民的生死榮辱維繫陛下一身。”
趙佶呵呵一笑,道:“沒有錯,原來朕還擔著這麼大的干係,從前為何就不知道呢?”
正是這時,鳴金響起,隨即一個大紅禮服的太監扯高了嗓,拿著一份聖旨站出來,朗聲道:“制曰:……”
聖旨一下,人群紛紛跪下,這聖旨到底唸的是什麼,誰也聽不清,早被風兒吹散,等到聖旨念畢,仍舊是山呼萬歲之聲。數十萬人的聲音j響一片,雖有凌1un,卻仍是氣勢如虹。
接下來,便是武備學堂出場了,沈傲和趙佶扶著牆跺,都略帶jī動和不安,重軸戲在這裡,千萬不能有任何閃失。
遠處傳出隆隆炮響,這是校閱的訊號,隨即鼓聲轟鳴起來,彷彿連大地都不禁顫抖,城樓上,巨大的鼓聲伴隨顫音越加急促,連著沈傲的心跳也不禁隨之跳躍起來。
所有人屏住了呼吸,在鼓聲之中,一雙雙眼睛一動不動的望向御道的盡頭,盡頭是一片黑暗,黑暗之中,卻又彷彿有一股力量在蠢蠢yù動,他們……就要來了!
……………………………………………………………………………………………………………………………………
第二章送到,x孩燒,可能等下要送去醫院看看,第三肯定會有,這點老虎已經不必做太多的保證了,但是如果晚了,請大家見諒一下,謝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