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推薦票!】
在很小的時候,羅安就學會了忍耐和等待。
寒流入侵,身體僵直,無法呼吸,需要極度的忍耐,那種情況下哪怕做極其細微的動作,都有可能消耗血液中的氧,從而引發極端嚴重的後果。
所以他可以躺在床上一動不動,一躺一個星期。
長寧的夜難熬,尤其是寒潮襲來的長夜,羅安就是在等待一個一個漫漫長夜被光明驅散的過程中,見到了一個又一個的光明。
教授的勉勵是那樣的振奮人心:“只要活著,就有希望!”
羅安就在痛苦的忍耐和等待中,一直頑強的活到了今天。
他握操縱桿的手有些發抖,他無數次想按下引擎衝出黑暗,重見外面的光明。
可終究他遏制住了內心的衝動。
“崔飛”這兩個字如同一座山壓在他的心上。
長寧的少帥,長寧的領袖和羅安這個西京大學圖書管理員之間的差距如同天地之間存在的巨大鴻溝。
撇開這些所有不談,就算他現在正面面對崔飛,也沒有絲毫反抗的可能。
他的機甲是崔飛教的,他會的所有套路,崔飛比他更熟練,而崔飛會的套路,他一無所知。
就如同崔飛最後突防的那個套路,在極速突防的基礎上再讓機甲的速度翻倍,讓聯邦老式的C系列機甲達到了鐳射制導彈道導彈的速度,如果再往前,就能衝破宇宙飛船第一宇宙速度的臨界點了,這對羅安來說是無法解開的謎團。
羅安的腦海中將冰原大戰自己操控機甲做的每一個動作都做了精準的回顧,黑暗中,他什麼都看不到。
但是他卻用自己的大腦推演這些動作,找到自己的瑕疵,然後努力的完善自己的套路。
機甲的操控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指令,一部分是操縱桿。
指令控制機甲內部的動作,操作杆控制引擎功率和遠端武器。
當然,操縱桿可以透過改變引擎的功率,從而達到改變機甲姿態的作用,這種精準的時機把握,對很多高段機甲師來說,都是一個大難點。
讓機甲和人一樣戰鬥,必然是指令和操作杆天衣無縫的配合方能達到完美。
他坐著不動,但是腦子卻在高速的運轉,他甚至連機甲風暴的虛擬遊戲都沒有。
但他分明在重新打一場機甲戰。
完全透過大腦虛構場景,敵人還是那些敵人,對手還是那些對手,但他卻在不斷的改變。
剛開始這樣做,他覺得非常的吃力,但是漸漸的他似乎找到了感覺。
他覺得自己的頭腦愈發的清晰,虛構的場景越來越真實,對機甲套路的理解也在悄然之間突飛猛進,邁上新的臺階。
一次精彩的大戰完畢,他閉上雙眼,手指在液晶頻上慢慢的轉動。
纖細的手指靈巧如蛇,手指落下線條緩慢延伸,一個完美的弧線按照特定的節奏從起點回到原點。一個圓便那樣躍然到了液晶螢幕之上。
他身體沒有任何動作,可是渾身的肌肉卻在這個過程中出現奇妙的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