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明頓了一下,然後繼續說道:“只是可能那小子估計會坐地起價。”
李建華恍然,這個事情李守詔是有跟他說過的,如果說有需要的話可以讓自己嘗試跟張松年聯絡一下。
但是礙於臉面,李建華遲遲沒有跟張松年聯絡溝通的想法。
嚴格意義上來說,張松年就是自己逼走的,現在自己又去求著他合作,李建華感覺自己拉不下這張臉。
似乎是看出了李建華的糾結,李正明又試探性的問了一句:“實在不行,我先去找松年探一下風口,看看他怎麼說?”
李建華深呼吸一口氣,然後鄭重的點頭跟李正明說道:“好,那就麻煩叔叔了。”
李正明看著李建華,臉上露出一絲笑容,“呵呵,自家人,我也是為了公司利益出發,這點臉面不算什麼。”
李建華臉色有點不自然,他總覺得李正明這話是在暗指自己,但是他又沒有證據。
——
張松年對著電腦心無旁騖的打字,桌子上不知道什麼時候多了一碗綠豆沙,張松年才緩過神來,側著臉抬起頭看了身旁一眼,發現黎星若這會正饒有興趣的看著張松年電腦螢幕上的內容。
“我看伱這段時間一直在寫東西,但是看上去又不是在寫劇本,在寫什麼?”黎星若有些好奇的問道。
張松年端起桌子上的綠豆沙,然後一邊喝著一邊不緊不慢的回答道:“。”
黎星若擰著眉毛,有些不解的問道:“?你寫幹嘛呢?”
張松年笑著搖頭說道:“腦海中總有那麼一個故事,不寫出來不舒服,正好能夠補貼一下工作室的收入。”
黎星若看了自家老公一眼,有些不太看好的搖頭說道:“你咋就這麼自信,這年頭我就沒見過寫能掙幾個錢的。”
張松年樂呵呵的說道:“主要也不是奔著掙錢去的,就想讓這個世界的人都能看到我心目中的武俠應該是什麼樣的。”
黎星若聽完之後直接翻了個白眼。
得,還是武俠,更不看好了。
這年頭寫的人沒幾個不說,寫武俠的就更好了。
張松年對黎星若的反應倒是早有預料,畢竟這年頭真的沒有人了,更不要說武俠。
但是一想到這個世界的武俠概念還停留在“俠以武犯禁”的觀念,沒有“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樣的武俠思想,張松年就覺得有些遺憾。
其實張松年也不確定這年頭武俠到底還能不能行得通,畢竟在上輩子的時候,張松年穿越之前武俠確實是已經徹底的沒落了。
基本上快節奏的網文已經全方位的取代了傳統的地位,這個世界也差不多,因此張松年多少也有點虛。
正因為如此,所以張松年在選擇出版方式的時候也沒有去選擇網路這個渠道,而是選擇的傳統的出版社去出版。
因為他很清楚如果按照現在的網文簽約標準,射鵰三部曲這些作品估計首先簽約這關都有點難。
當然這年頭傳統的出版社其實優勢也沒有多少,但是即便如此,張松年還是想嘗試一下把這些給寫出來。
火了最好,如果沒有火問題也不大,到時候張松年可以走電視劇改編的路子。
或許金庸的武俠在現在的時代上很難讓人心平氣和的讀下去了,但是如果是改編成電視劇的話,這些作品依然是無敵的存在。
這一點張松年無比確信。
因為當初張松年就是先接觸的電視劇再看的,而是看著黑白螢幕上的畫面,一個俠骨義膽的武俠江湖浮現在年幼的張松年面前,給了當時的他內心極大的震撼。
“那你心目中的武俠應該是什麼樣的。”黎星若有些好笑的看著自己的老公問道,男人至死是少年,看來這話一點都不錯,一把年紀的人了,還在幻想著什麼武俠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