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5 第一次戰役
一號基地裡,鍾雲站在臨時作戰部裡,眉頭緊皺。這些年的經營,銀河帝國早已在一號基地附近的星球佈下了無數的偵測網。
最新傳回來的情節顯示,敵方在星雲外停了下來。正在清除四周的“眼線”。按照這個速度下去,用不了多久,銀河帝國佈下的偵測網就會被催毀一空,再也無法得到情報。
眉頭慢慢舒展開來,鍾雲心裡已經有了決斷。
從對方的佈置來看,敵人顯然是衝著自己來的。對方花了三年時間,穿過了幾光年的距離,顯然不是來打醬油的。
艾爾國被銀河帝國所滅後,這一大片區域,已成了無主之地。對於小國多如牛毛的星海來說,這片無主之地,無異於是一大塊肥肉。
他就不相信敵人不動心。而要想在這裡立足,第一個要做的,就是摧毀他們這個勢力。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
敵人軍容強盛,實力雄厚,肯定不把他們放在眼裡。殊不知,這幾年銀河帝國高速發展,早非昔日吳下阿蒙。如果還是按照舊的情報來衡量他們的實力,到時,肯定能給敵方一個大大的驚喜。
他們的軍艦數量雖然稍有不如,但勝在有無數低階機甲組成的機甲海,彌補了戰鬥力的不足。生拼的話,未必拼不過敵人。這是第一。
第二,他們還擁有主場優勢,一號基地外圍的星雲帶,就是一個天然的屏障。
再加上擁有強大計算能力的小零,他們的勝算極大。
最後,即使萬一他們戰敗了,以一號基地變/態的生產能力,也能很快恢復軍力。
銀河帝國的軍艦構成與別人不同。正式戰爭的時候,一艘“行星級”戰艦,最多僅有一萬人。剩下的全都是光腦機甲。即使全軍覆沒,損失也極為有限。
不像別的國家,一艘“行星級”戰艦,動輒上百萬人。損失一支艦隊,就是傷筋動骨。高階文明國家一場戰役下來,死個上千萬人,一點都不稀奇。
這是銀河帝國第一次大的戰役,同時,鍾雲也是第一次指揮如此大的戰役,說不緊張是騙人的。
鍾雲召集了所有的軍隊的高層,商議軍事。
銀河帝國是一個年輕的國家,其軍隊的首腦,也是年輕的過份,像鍾雲本人,年僅二十八。天海、辰文、張瀟等人,也都還沒到三十。
這個年紀,在別的國家,能掛個校級軍銜已經是相當了不起。眼前這一片,卻一色的將軍,將星雲集。
鍾雲看著這一張張年輕的臉,心中嘆了一口氣。若非軍隊事關重大,關乎國家穩定,他怎麼也不會將軍隊交給這一群黃毛小子。這些人,要不就是他信任的人,要不,就是沒有根基的人。他才放心地委以重任。但真正面對戰爭,他們能否打勝仗,還得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此刻,他忽略了自己生理年齡才二十八的事實。
臉上,卻是一片的肅穆,“敵方的情報,你們都看了吧。說說你們的看法。”既然沒有合格的指揮官,他就培養一批出來。
鍾雲咬牙切齒地想道。有一號基地強大無倫的製造能力,與星海近乎無限的資源做後盾,他就是砸,也要生生砸出一批百戰之軍出來。
底下嗡嗡地議論了起來,邊翻著手頭上的情報。過了一會,一人站了起來……
敵方擁有十五艘“行星級”戰艦,這是最大的障礙,要知道,在銀河帝國,僅有“水星號”能與對方抗衡。
絕不能讓對方的這十五艘主力艦發揮作用。否則,會給艦隊帶來巨大的傷亡。所以,儘可能不與對方硬碰硬。
雙方的第一次接觸,發生在三天後。鍾雲派出五艘“準行星級”戰艦,前往試探。與對方的巡邏艦隊發生了一場小規模的激鬥。
戰鬥在半個小時後結束,雙方各有勝負。百石國折損了一艘“準行星級”戰艦,五艘“超衛星級”護衛艦。其餘皆傷。
銀河帝國一艘“準行星級”毀,一艘重傷。
雙方都沒有佔到什麼便宜。
這樣試探性的接觸隨後又發生了幾次,隨著時間的推移,雙方似乎打出真火,戰事開始升級,一開始是五艘“準行星級”戰艦規模,隨後是十艘,接著變成二十艘,三十艘。
最後一次,百石國甚至派出了五艘“行星級”的主艦參戰,結果,以銀河帝國艦隊的失敗而告終,扔下了三十六艘“準行星級”戰艦,大敗而退。
而百石國也是慘勝,付出了一艘“行星級”戰艦的慘重代價。
這是雙方接觸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戰爭。
隨後,銀河帝國的軍艦龜縮了起來,一改往日的作法,進行小規模的騷擾戰術。讓百石國艦隊不勝其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