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卡斯的星圖上可以分析出很多的東西,從各個國家所在的位置,大致能推匯出維安出兵的方向。
那個區域國家分佈密集一點,實力強一點,維安肯定就會派出更多的軍隊。而時跳躍點所在的位置,也能推測出行軍的方向。
很快,鍾雲和小零就制訂出一個大致的計劃。
維安的主力鍾雲當然不會傻到去碰,他的目標是補給船隊。以水星號與火星號的隱形能力,打一場漂亮的伏擊戰不在話下。
計議已定,鍾雲前往最可能出現補給船的地方。這是一個位於兩個大的跳躍點的的航道中間。這條航道是從一片殞石群中生生打通的。
如果不走這條通道,要繞起碼兩光年的路程,歷來屬於交通要道。本來由一箇中級文明第四階段的國家掌管。現在屬於維安。
這片區域,都是維安的佔領區。鍾雲將伏擊地點安排在這裡,當然有許多考量。在自己的佔領區,維安艦隊的警戒心會低很多。而且裡絕對是維安艦隊的必經之路。
說是通道,其實這條通道極大,半徑超過一億公里。維安雖然派艦隊封鎖了兩邊的出口,但是隻能普通的飛船有效,以水星號和火星號的隱形能力,輕輕鬆鬆地進入到裡面。
潛伏在通道的中央,鍾雲耐心的等待著。
這樣一等就是一個月。維安的大艦隊群倒是出現了三次,補給船卻是連影子也沒看見。不過鍾雲不急,他有耐心。
他之所以會選在這裡等,除了上述的原因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卡斯星系除了維安外最強大的國家就在鄰近,那是一箇中級文明第五階段的國家,只差一點,就能擠進高階文明。
對於維安來說,這不折不扣是一個硬骨頭,不付出點代價,是無法拿下的。
一路過來收到的資訊,鍾雲和小零都相信維安剛剛打到這裡,應該還沒有拿下這個國家。一旦戰局陷入膠著狀態,就是鍾雲渾水摸魚的時候。
沒過幾天,又是一大群艦隊經過,這可是“衛星級”戰艦上千的艦隊,規模不可說不龐大。
鍾雲越發篤定了,看來維安一時之間確實是搞不定這個國家,才會接連派出支援。他相信,不用多久,維安就會派出補給艦,在戰爭中,消耗得最快的就是能量了。
果不其然,又等了五天之後,一大群艦隊出現在了水星號的探測器上。約有四百艘,而且艦體非常巨大。不像是戰艦。
鍾雲心神一振,心道,到了。
沒錯,這正是維安派出的補給船隊,而且規模出乎意料的龐大。
可能是因為位於自己的佔領區,這支補給船隊的護衛隊並不強大,只有不到一百艘,而且大部分只是“準衛星級”,只有一艘明顯是領頭的“超衛星級”。十來艘“衛星級”。
看著這支補給艦慢慢接近,鍾雲卻猶豫了起來,如此龐大的船隊,只怕他是吃不下的。不過隨後他咬了咬牙,幹了。錯過了這次,還不知道能不能再等到一支船隊。畢竟,那個國家再強,也只是中級文明國家,拖到現在,只怕也到了極限。
要是戰爭一結束,這裡的重要性就差多了。附近再沒有能抵抗維安的國家。
補給船隊一進入攻擊範圍,水星號和火星號同時發難。水星號的三支主炮和火星號的四支主炮同時發威,一下子就幹掉了在外圍護衛的七艘戰艦。
其中,充當旗艦的“超衛星號”也遇難了。水星號一早就瞄準了它,鍾雲本著擒賊先擒王的打法,第一炮就對著它打。
雖然是外於戰爭期間,但是一路打過來,維安的艦隊從來沒有遇到過像樣的抵抗。這也養成了他們輕敵的心理。更何況,這條通道的兩邊都有人把守,誰能想得到在這裡會遇到伏擊呢。
再加上旗艦被滅,更讓整個護衛隊陷入了混亂中。
水星號趁著這個機會,直插進去,以防護罩硬抗,等距離近了,再以副炮發威。不到幾個回合,已經擊毀了超過二十艘的敵艦。
相比之下,火星號的戰績就遜色多了,沒有能量護罩,它可不敢像水星號一樣去硬抗,而是以靈活的機動性躲避著,一直等到主炮冷卻時間結束,再施以炮擊。
光腦機甲也是大發神威,一百五十萬臺像密密麻麻的蜜蜂,圍住了十五艘的戰艦。
戰鬥順利得讓鍾雲感到非常詫異,不到半個小時,護衛團就被殲滅了,簡單得難以置信。
維安的戰艦比起格安帝國,這差異也太大了吧。想當初打五十七艦格安帝國艦隊時的吃力,現在簡直是毫不費力。
其實並不奇怪,格安帝國可是高階文明第二階段,比起維安要高上一個等級。這一個等級的差距,那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
文明每提升一個等級,科技就是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是“衛星級”的戰艦,高階文明第二階段國家生產的,就比第一階段生產的要強一個檔次。
這是技術的差異造成的。即使是同一個層次上的東西,質量也是有好有次。
鍾雲沒時間多想,那些裝著物資的運輸船早就四散而逃。他連忙追了上去,要是被他們給逃走了,這次就白忙活了。
幸好運輸船龐大,速度很慢,水星號和火星號很容易就追到了。讓光腦機甲攻擊去,控制住這些運輸船。
其實水星號和火星號的空間再大也有限,不可能把所有的物資都帶走,他要的只是能量。
這批補給船帶來的大部分都是機甲和戰機,想來在戰場上損失不小。能量塊有滿滿的兩運輸船,鍾雲老實不客氣,將所有的能量塊都拉走。
然後把所有的運輸船包括機甲都毀去,才離開犯罪現場。等維安接到救救訊號的艦隊趕到,鍾雲已經不知道逃到哪了。只能對著滿是殘骸的現場暴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