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這話倪文俊皺起眉頭道:“九四,你是什麼意思?”陳解道:“倪大哥,這治理一方,可不單單是武裝暴動,起義就可以,我聞倪大哥與彭大哥之言,你們是想把這湖北路當做大本營?”
倪文俊道:“沒錯,就是要把這裡當做大本營啊!”
陳解道:“若是要把這裡當成大本營,那倪大哥,你們就要考慮了,不能單單是拿下一個州府,而應該連拿下後,如何治理也都考慮進去。”
倪文俊一臉迷茫道:“這如何考慮?”
陳解道:“此事易爾,拿下湖北路,現在應該是沒問題,接下來就是治理湖北路,如何治理湖北路,人口乃是第一,有人才能有治理。”
“所以咱們應該把起義死的人再往下降一降,儘可能的降一降,看看能不能以最小的代價,拿下一座城。”
“讓咱們的人多活一些,讓百姓少死一點,這樣就好治理了。”
“其次就是我覺得起義的時機不對。”
倪文俊看向了陳解道:“何意?”
陳解道:“不應該是中原大戰之時起義,不然朝廷定然把你當成拜火教的餘孽,到時候不管是朝廷贏了,還是拜火教贏了,對咱們都不利。”
倪文俊皺著眉頭看著陳解道:“那你的意思是?”
陳解道:“等中原大戰,塵埃落定之後,在考慮起義,而且起義也不要鬧得聲勢太大。”
“為何?”
倪文俊問道。
陳解道:“中原大戰,舉世矚目,不管輸贏,大乾的國威都遭到了重創,到時候天下必然群雄並起,有兵便是草頭王,這時候朝廷定然是高壓,誰聲勢最大就討伐誰。”
“咱們要是大張旗鼓造反,怕是就會迎來朝廷不遺餘力的剿滅,不如穩一些,晚點起義。”
倪文俊聞言一頭問號,論武功他比陳九四強的不是一星半點,可是論政治,他就不懂了。
他的思維,還停留在,殺官造反這個級別。
陳解看著倪文俊道:“大哥,記住我這九字方針,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
“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
倪文俊呢喃一句,不是很懂,不過卻感覺這九個字裡面有莫大的玄機。
倪文俊想了想道:“九四,我們準備這麼久,突然不起義了,我怕他人有意見啊!”
陳解道:“倪大哥,如果非要起義,也行,但是不要打出其他旗號,佔領就行了,不要稱王,更不要對外宣稱反朝廷之類的言論,休養生息,靜待天時!”
倪文俊聽了這話想了想道:“嗯,九四,你這話我聽懂了。”
陳解道:“所以,倪大哥,這黃州府,只要王保保一走,我肯定能夠收入囊中,到時候我表面是順從朝廷,其實是咱們彌勒教的人,這樣我還能想辦法,往咸寧方向發展,咱們可以不知不覺吃掉湖北路!”
倪文俊道:“我知道了九四,我會把你的想法告訴彭大師的。”
陳解道:“倪大哥,有些話我是說給你聽的,我不知道彭大師是如何想的,當然如果大師非要起義,我陳九四捨命陪大哥,立刻掛反旗,造反!”
倪文俊道:“九四,這個不用了,你的意思我聽懂了,這事,我來處理,你放心,就算他們不聽我的意見,你黃州府也可以不起義。”
陳解聞言道:“啊,倪大哥,這會不會不好啊?”
倪文俊道:“你我兄弟,有什麼不好的,沒事,哥哥在彌勒教這點聲望還是有的。”
陳解聞言道:“多謝倪大哥。”
倪文俊擺擺手道:“不礙的,不礙的,喝酒,喝酒~”
“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呵呵,九四啊,這一套說辭,也就你能想出來,這讀起來,感覺妙用無窮啊!”
陳解笑而不語。
這九字真言,當然是妙用無窮,當年朱元璋能成功登頂,就是因為他嚴格遵從了這九字真言,一以貫之,從而當他躲過了第一輪的朝廷鎮壓,以及在後面慢慢積蓄力量,最後才能從一眾豪傑裡面脫穎而出。
現在陳解把這九字真言告訴倪文俊,當然是妙用無窮的。
而且陳解不怕把這九字真言說出去。
世間是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不是每個人都能克服自己的內心,從而做到這九個字的。
這天下豪傑何其之多,讀書人,有謀略之輩也不在少數,陳解不相信當年沒有人向陳友諒,或者張士誠提過類似的戰略主張。
但是最後能夠堅持低調,偷偷發育的只有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