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段背景介紹:我讀了一本什麼什麼書(介紹一下作者和背景如果你瞭解的話)。這本書描述了……(內容簡介,可以抄抄書上的前言啦,序啦)。
第二段重點情節、思想描述:我印象最深的情節是:……
第三段感想:由此想到、感到……。
第四段引申:引申到實際生活中,在什麼情況下,你因為看了這本書,會改變一些什麼樣的處事方法等。
凡是用金錢能買到的,都不值得珍惜;而值得珍惜的都是無價可沽。而由讀書獲得的精神財富是唯一驕人的資本。讀書是一種人生的享受,更是一種充滿生機、勃發向上的生命精神,誰擁有了它,誰的生命之花便不會衰落。
生命的真諦不在於年輪的多少,而在於一種精神灌注的長短。而讀書則是洗滌靈魂、陶治性情的妙方,生命也因書而美麗。要抒寫出生命的華麗篇章就請一定“熱愛讀書”吧!
習慣於暢遊在書的海洋裡,我感受到了它的博大精深,從唐傳奇到四大名著,從《死魂靈》到《草葉集》,朱自青的散文傑作《荷塘月色》,金庸的武俠,艾青的抒情詩......那是一個迷人的世界,在那裡精神得以慰籍,心靈得以淨化。許多先賢聖哲,許多文人雅士,或頭懸樑,或錐刺骨,或鑿壁偷光,或紅袖添香徹夜苦讀,人們堅信“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正是這種讀書精神,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才得以傳承。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我像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一樣不斷的啃著各種書本,從地攤上、從書店裡,從圖書館,我汲取了許多有益的東西。讀書使我受益非淺,它用中華的千年文明滲透了我的靈魂,它用無上的精神力量感化著我的心田。它用豐富多彩的內容讓我逐步成熟。
是讀書讓我認識了李白、杜甫、朱自青、老舍、歌德、普希金、惠特曼、馬爾克斯……是讀書讓我知道了希臘神話、詩經、唐詩宋詞、散文……是讀書讓我懂得了魔幻現實主義、意識流……書,給了我很多很多。
作為一名教師,擔負著傳承中華文化的重任,擔負著培育祖國花朵的重任,擔負滋潤孩子心靈的重任。更應該多讀書,讀好書。加強自身的文化修養,豐富自己的文化底蘊,陶冶自己的品德修養。用自己淵博的知識引導學生徜徉於學海攀登於書山;用自己溫和敦厚的品性去澆鑄孩子的心靈。這樣,孩子的眼睛才更清澈更明亮;孩子的語言才更得體更文明;孩子的行為才更優雅。還有比這更快樂的事情嗎?
工作之餘,不妨翻翻書架,逛逛書店,找本好書,置身其中,其樂無窮。還有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