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8 拍照 (第1/3頁)

人總說吃一塹長一智,這句話放在法國並不成立。

自1871年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成立,到1940年戰敗投降,法國一共更換了87個總理,平均執政時間八個月。

對於總理來說,八個月可能都來不及熟悉總理府的工作人員,遑論一個國家。

雷納德的運氣算不錯的,從自由法國成立到現在,已經當了五年總理,遠超平均壽命。

不過雷納德的好運也到此為止了,兩次世界大戰沒有讓法國人吸取任何教訓,一旦失去外部威脅,法國又進入為了反對而反對的狀態。

“我現在只想戰爭馬上結束,大選馬上開始,那樣我就可以享受雞蛋裡面挑骨頭的快樂。”雷納德小本本都記著呢,現在菲利克斯·古安給雷納德製造的麻煩,雷納德會變本加厲還給菲利克斯·古安。

大鬍子也這麼想,所以在南部非洲跟美國搶人,英國擺爛,法國內訌的時候,俄羅斯軍隊正在全力勐攻柏林。

四月底,在付出巨大代價後,俄羅斯軍隊終於攻入柏林市區。

小鬍子雖然窮途末路,還是有一大批堅定的追隨者,這跟俄羅斯軍隊對待德軍俘虜的態度也有很大關係。

既然投降的結果也是死,那就戰個痛吧。

憑藉堅固的防禦設施,德軍和俄羅斯軍隊進行可能是有史以來最殘酷的巷戰。

每一條街道,每一棟房屋,甚至每一個房間都成為雙方激烈爭奪的戰場,俄羅斯軍隊使用火箭筒和火焰噴射器逐步推進,沒有撤離的柏林市民也被武裝起來,他們被迫投入戰鬥,要麼被俄羅斯軍隊殺死,要麼被當做逃兵,被德軍處死。

4月27號,柏林守備司令魏德林建議突圍,因為守軍的彈藥只能支援48小時,食物和藥品已經全部耗盡,繼續防守已經沒有意義,魏德林建議部隊突圍,和城外的第9集團軍匯合。

小鬍子拒絕魏德林的建議,他在總理府的地下暗堡裡堅持指揮作戰,不停的簽署作戰命令,垂死掙扎。

28號,朱可夫元帥指揮的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所屬的第3突擊集團軍和近衛第8集團軍逼進柏林的蒂爾花園區。

蒂爾花園區是柏林德軍最後一處支撐點,由於該陣地周圍有政府辦公廳、國會大廈、以及最高統帥部等象徵第三帝國權力的最高首腦機關,所以,魏德林把最精銳的部隊部署在這裡。

崔可夫上將指揮的近衛第8集團軍首先向該陣地發起進攻,當天下午跨過了蘭德維爾運河,佔領了德軍的通訊樞紐,掐斷了柏林與外界的主要通訊聯絡。

直到此時,小鬍子終於意識到局勢已經不可逆轉,他在29號凌晨一點和等待了他十二年的愛娃·布勞恩舉行婚禮。

在婚禮之後,小鬍子口述遺囑,制定海軍元帥鄧尼茨為他的接班人。

就在小鬍子舉行婚禮的同時,國會大廈的戰鬥仍在繼續中,處於尖刀位置的,是第150步兵師的中尉偵察排長拉赫曼江。

拉赫曼江出生於哈薩克的一個貴族家庭,4歲喪母,13歲那年父親也去世,拉赫曼江成為孤兒。

俄德戰爭爆發時,16歲的拉赫曼江主動參軍,他先是在科克舍套的新兵培訓中心進行基礎訓練,隨後又來到伏龍芝的坦波夫步兵綜合學校進一步學習,成績優秀。

去年10月,拉赫曼江被派往前線,參與的第一個大規模戰役就是攻佔柏林。

拉赫曼江在此前表現出色,身為偵察排長,他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在國會大廈升起俄羅斯的國旗。

這個任務拉赫曼江其實在昨天晚上就已經完成了,不過由於升起的地點是在樓梯旁,不夠顯眼,所以拉赫曼江決定將國旗帶上樓頂,在國會大廈的樓頂升起。

此時大樓內的戰鬥尚未結束,拉赫曼江和他的戰友們正在逐層清剿剩餘德軍。

“如果我戰死,你一定要完成任務,將旗幟插在樓頂!”拉赫曼江叮囑列兵格里格利·布拉托夫。

“明白,我一定完成任務!”布拉托夫胸前的彈袋裡插滿了手榴彈,這是來自前輩們的經驗。

室內作戰,什麼槍都不好使,手榴彈才是最佳選擇,不管對面什麼情況,也不管有多少人,一枚手榴彈不行,那就再來一枚。

所以進攻的俄羅斯士兵,每人都攜帶了很多手榴彈,布拉托夫出發的時候攜帶了20枚。

拉赫曼江沒有攜帶手榴彈,他配發的是勃勃沙衝鋒槍,身後的揹包裡除了那面鮮豔的俄羅斯國旗,塞滿了彈鼓。

勃勃沙好用是好用,子彈的消耗速度太快,隨身攜帶多個彈鼓是很必要的。

拉赫曼江和他的戰友們配合默契,在進攻樓梯的時候,拉赫曼江會使用衝鋒槍掃射,吸引德軍注意力的同時,掩護身邊的戰友投擲手雷。

德國人的抵抗很頑強,雖然彈藥已經耗盡,德國人依然在用任何可以使用的武器頑抗到底。

咕嚕嚕——

一個圓滾滾的東西從樓梯上滾下來。

拉赫曼江瞬間被嚇到魂飛魄散,樓梯的空間太狹窄了,一旦爆炸,拉赫曼江和布拉托夫根本無處可逃。

最新小說: 我撞破了皇帝的女兒身 庶女心理學 秦時正經人 我在春秋做貴族 三國之我不是蟻賊 開局染血,手刃宋太祖 呂布的模擬人生 我,董卓,愛民如子 鼎賊 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誰 問鼎十國 冷豔師尊請明查 重生大唐廢帝 朕就是昏君 北國第一昏君 我,武大,大宋第一好漢 三國:TMD劉大耳,敢偷我的馬! 沒想到,唐高祖竟然是我爹 穿越後成了將軍的擋箭牌 大明:這個皇孫可太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