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進步,醫院裡每天都可以看電影看電視,大兵們對於南部非洲也不再陌生,“農夫”這個職業,也隨著南部非洲影視作品的傳播,逐漸耳熟能詳。
其他國家的農夫,就真的只是農夫,尤其俄羅斯那種需要農民補貼工人的國家。
美國私人農場情況相對好一些,不過也沒有好到哪兒去,遇到天災人禍,破產的不在少數。
南部非洲農場主這個群體,放在美國和俄羅斯簡直就是特權階層。
“南部非洲農場真的沒有稅收嗎?”
“怎麼可能,南部非洲農場主也要繳稅的,當然稅點比較低就是了——”
“市場補貼制度真的存在嗎?”
“當然,如果沒有這個制度,我估計也要去大城市謀生活。”
“去大城市也不錯,至少機會多一些。”
大兵們只是從影視作品的只鱗片爪中瞭解到南部非洲農場主這個群體的概況,缺乏具體瞭解,現在農場主本人就在身邊,有問題要抓緊。
“大城市有什麼好的!”宋星對大城市的浮世繁華不屑一顧,價值觀確實不一樣:“在大城市努力工作,最終目的是什麼?”
“賺錢。”
“改變生活!”
“實現自我價值——”
前面說賺錢和改變生活的還算接地氣,回答實現自我價值的沒救了,屬於嚴重被洗腦還自我感覺良好的。
實現自我價值,那是衣食無憂,擁有一定社會地位之後才有資格考慮的事。
整天住在地下室,996福報,片刻不得空閒,掙的錢養活自己都夠嗆,叫個外賣就算改善生活,難道這就是自我價值?
“不考慮那些有的沒的,在大城市努力工作,最終目的是為了讓自己和家人過上幸福生活。”宋星給出標準答桉,普通人還是別動不動就上價值了,想點現實的,過好自己的生活,不拖累別人,就是回饋這個世界最大的善意。
湯姆和亞歷山大的經歷雖然不同,對於宋星給出的答桉還是認可的,頻頻點頭。
“既然我在鄉下老家就能實現這個願望,那我為什麼要去大城市?”宋星也是樸實無華。
有錢人的樸實無華。
跟亞歷山大的樸實無華完全是兩碼事。
“那如果在鄉下老家無法實現呢——”湯姆幽幽嘆道。
這也對,同樣的努力,放在不同環境下,結果也是截然不同的。
大城市有大城市的優勢,小地方有小地方的悲哀,如果有選擇,誰又願意背井離鄉呢。
“我不知道你們的環境是什麼樣,我瞭解的是,如果不能改變環境,那就改變自己。”宋星有自己面對生活的態度,突出一個靈活。
“宋,我有一個問題——”亞歷山大期期艾艾。
宋星詢問眼神,有話就說,不用遮遮掩掩。
亞歷山大提氣又洩氣,有些話真的不能在這兒說。
那就去酒館說。
酒館老闆還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免費啤酒的活動還在持續,宋星卻沒有佔便宜的意思,直接領著亞歷山大走進酒館。
“明明有免費的啤酒。”亞歷山大有種丟了錢的感覺。
不能怪亞歷山大貪婪,小人物有小人物的生活方式,明明能省錢為什麼要花錢呢。
“動動你的腦子想一想,酒吧老闆會把真正的好酒拿出來讓人免費品嚐嗎?”宋星是懂免費的。
亞歷山大其實也懂天上不會掉餡餅的道理,但是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總會有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