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噓——小心禍從口出——”馬上就有人提醒,現在美國人才是爹,“米國鬼畜”這種詞要慎用。
“如果有機會,我希望能前往南部非洲——”金根碩有夢想,華人都能在南部非洲混得風生水起,半島人憑什麼不可以。
還真不可以。
理由同樣充分:“你想去南部非洲的話,先把你的名字改了——”
以南部非洲標準來看,很多半島人的名字都上不得檯面,講笑話一樣。
實際上也差不多,跟日本平民一樣,半島平民在19世紀之前是沒有姓氏的,一直到19世紀後期才有姓氏。
半島跟日本還不太一樣,日本人姓氏很隨意,渡邊中村什麼的,很有地域特色。
半島人的姓氏很少,常用的只有二百多個,其中最常用的金、李、樸等超過一半,因為半島人認為這些姓氏比較高貴。
所以半島人骨子裡的慕強,比日本人更過分。
“我給自己取了一個新名字,金保羅!”金根碩——金保羅聲音洪亮,絲毫沒有意識到這名字有什麼不妥。
好吧,也沒什麼不妥的。
白人成為南部非洲的少數群體後,很多白人都不自覺的給自己取一個漢語名字,這導致南部非洲的漢語姓氏突然多出來不少,別說百家姓,萬家都不一定夠。
百家姓只是為了方便啟蒙,實際上漢人的姓氏多得多,不算那些已經消失的,現在也有三千多個。
金保羅沒機會前往南部非洲,卻有機會前往澳大利亞。
“知道澳大利亞嗎?”搖身一變成為人力資源中介的萊特少尉一身戎裝,這一身很唬人。
在盟軍內部,澳大利亞的話語權並不多,絕大多數時間都跟在南部非洲屁股後面搖旗吶喊,地位跟內志東印度差不多。
半島人並不知道澳大利亞在盟軍內部的地位,軍裝還是認識的。
保護傘公司的僱傭兵雖然也穿制服,畢竟不是正規軍隊,不能佩戴軍銜。
萊特少尉雖然軍銜不高,可是出現在半島人面前,就有資格代表澳大利亞政府,公信力明顯比保護傘公司的那些戰爭鬣狗強多了。
“澳大利亞是英聯邦國家,知道大英帝國嗎?”萊特莫名悲哀,沒想到還是得扯大英帝國的虎皮。
這次總算有人點頭了,在東亞,英吉利的影響力還是有的。
“澳大利亞在英聯邦的地位,和大英帝國是平等的,如果你們願意去澳大利亞工作,那麼不僅可吃得飽穿得暖,而且還有薪水可拿,如果幸運的話,你們還可以把你們的家人接到澳大利亞,一家團圓,在澳大利亞幸福的生活下去——”萊特少尉每說一句話就要停下來等翻譯,他不會韓語,面前這些半島人,多半也不會英語。
不過讓萊特意外的是,他說的這些,對面前這些衣著襤褸面帶菜色的半島人來說貌似沒多大吸引力。
半島人連澳大利亞這個國家都沒有聽說過,自然也不知道澳大利亞在什麼地方,是個什麼清苦,萬一被人當豬仔賣到美洲——
這事並不是沒有發生過,美國第一批半島人,就是這樣來到美國的。
看到面前的半島人沒什麼反應,萊特略著急:“難道你們就不想去澳大利亞嗎?澳大利亞有吃不完的糧食,冬天也沒有這麼冷,該死的,這裡實在是太冷了——”
萊特從來沒有感受過零下二十度的溫度,穿了兩件大衣還瑟瑟發抖。
“把澳大利亞換成南部非洲——”格蘭特實在看不下去了,主動提醒。
雖然半島的資訊並不發達,南部非洲在半島也早就家喻戶曉,如雷貫耳。
南部非洲和日本關係惡劣,日本在國際上不敢跟南部非洲叫板,在對內的宣傳上,南部非洲早就成為日本人口中的惡魔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