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2 碾壓局 (第1/3頁)

推薦閱讀: 來尋 大國將相

德國一共向英國發射了1.5萬枚v1火箭,和三千枚v2火箭。

英國沒有爆炸的v系列火箭有數十枚之多,所以v2火箭對於南部非洲來說根本沒秘密,更不用說那些殘次品和半成品。

這不是馮·布勞恩的問題。

德國給馮·布勞恩的支援有限,在這種情況下,馮·布勞恩你能把v系列火箭研究到這種程度已經很不容易了。

南部非洲可以給馮·布勞恩更大力度的支援,前提是先把馮·布勞恩救出來再說。

“三個村莊裡的德軍加起來只有一個連隊,帶隊的穆勒上校黨衛軍出身,他是個很殘暴的人,前幾天有幾名德軍試圖逃跑,被穆勒上校下令槍決。”比利想起當時的場面,渾身顫抖。

俄羅斯軍隊攻入德國本土之後,佩內明德基地的研究人員也被組織起來,每天接受四個小時的巷戰訓練。

在那之前,戰爭都和研究員們沒什麼關係,他們唯一的任務是改進v系列火箭。

離開佩內明德基地之後,研究員們一路逃亡,並沒有遭遇盟軍,對於戰爭缺乏足夠多的瞭解。

所以當穆勒上校槍決逃兵的時候,給研究員們帶來的震懾是很真實的。

“那我們得小心點,不能驚動守衛——”馬爾利少校馬上改變計劃,如此大張旗鼓進山,肯定會驚動德國人。

“我知道一條小路,可以直接抵達教授所在的村莊。”

那就好辦了。

馬爾利讓所有人下車,精心挑選了數十名作戰人員,抄小路隱蔽進山,準備利用夜色前往馮·布勞恩所在的村莊。

只要找到馮·布勞恩,那麼任務就完成了一大半。

至於那位穆勒上校。

馬爾利根本沒放在心上。

黨衛隊最初是小鬍子的私人衛隊,二戰爆發前主要作戰力量只有四個團。

二戰爆發後,黨衛隊快速擴張,最高峰時有39個師,近百萬人,其中包括16個裝甲師和摩步師,戰爭後期為了彌補德軍人手不足的窘境,開始吸收外籍作戰人員。

和戰鬥力相比,黨衛軍的思想受小鬍子影響更大,作戰意志較頑強,抵抗也更徹底。

有意思的是,跟德國人相比,黨衛軍裡的外籍軍人思想更頑固,作戰也更勇敢。

佩內明德基地作為德國最重要的研發基地之一,負責安全工作的黨衛軍,全部是由德國人組成,這也是有人主動逃跑的原因。

確定了黨衛軍的身份後,馬爾利就沒把守軍放在心上。

黨衛軍用作儀仗隊確實挺唬人的。

戰鬥力嘛——

反正跟南部非洲野戰部隊完全沒法比。

馬爾利和比利等待天黑的時候,馮·布勞恩內心忐忑不安。

今天科學家們沒有來到馮·布勞恩的房間裡聽新聞,瓦爾特和穆勒來找馮·布勞恩,討論接下來的計劃。

研發團隊來阿爾卑斯山不是滑雪度假的,而是來工作的,按照之前的計劃,研發團隊要在阿爾卑斯山繼續對v系列火箭進行研究。

計劃趕不上變化,研發團隊在哈茨山進行精簡,連資料都全部埋在哈茨山的煤礦裡,這也導致研究工作根本無法進行。

“等形勢穩定下來再說吧,現在研究人員們也沒有心情工作。”馮·布勞恩拖延時間,拖著拖著第三帝國就不存在了,到時候自然也就沒人管他們這些百無一用的書生。

聰明人都知道,這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會遭到比上一次世界大戰更嚴厲的制裁,到時候火箭這東西還有什麼用呢?

研究火箭是一個及其專業的工作,這些科學家們絕大部分都已經年過五十,大半輩子都在研究火箭,讓他們改行也不太現實,換句話說戰爭結束後他們都要失業。

“博士,我們還沒有失敗,應該繼續工作。”穆勒上校臉色難看,他這話自己聽著都心虛。

馮·布勞恩舉起自己打著石膏的胳膊示意,臉上帶著苦笑。

你看我胳膊斷成這樣,就算想工作也動不了。

“工作的事情以後再說,現在更重要的問題是,我們攜帶的物資即將耗盡——”瓦爾特愁眉苦臉,讓人幹活,總得先讓人吃飽吧。

研發團隊進山的時候,並沒有攜帶多少生活物資,大幾百人吃喝拉撒,讓瓦爾特幾乎愁白了頭。

這邊的山民也不富裕,山裡面土地稀少,山民多半依靠放牧為生,日子過的緊巴巴,勉強維持。

依靠從山民家裡收購生活物資,研發團隊還能支援一段時間。

最新小說: 穿越後成了將軍的擋箭牌 大明:這個皇孫可太穩了! 氣吞大明 三國模擬器:這個劉封絕地求生 只想當山賊的我怎麼一統天下了 大乾憨婿 收個皇帝做小弟 一山不容三虎 繡南枝 帶著醫院回古代 大明:我,朱元璋皇兄,大明臥龍 大明:開局把系統借給洪武帝 東晉大開發 戲說劉邦 逍遙小王爺 大秦守夜人 公子無雙 恐子 大明:朕讓你監國,大明全瘋了? 想拯救大明但系統卻讓我做吉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