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如果你想,我在申請的時候會帶上你。」泰勒已經有了完整計劃。
「當然,我很願意!」布魯斯很高興,他也想親臨前線。
這關鍵還是得歸功於南部非洲國防部的宣傳。
世界大戰並沒有爆發於南部非洲本土,想讓成千上萬南部非洲青年遠赴重洋,前往東亞和歐洲作戰,宣傳工作必不可少。
東亞還好說,以華人為主的南部非洲,打日本不需要動員,只需要把日本在東亞戰場乾的那些事一五一十說一遍,所有南部非洲人都同仇敵愾,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報名參軍的熱情那叫一個踴躍。腁
對歐洲戰場,南部非洲華人就興趣缺缺。
好在南部非洲是個移民國家,眾多華裔的同時,還有眾多歐洲移民,這些歐洲移民對於赴歐參戰的熱情也迫不及待,甚至很多德裔,為了表明和第三帝國的決裂,不惜寫血書,要求赴歐參戰。
這裡就能看出南部非洲和美國、英國的不同了。
世界大戰爆發後,美國和英國不約而同設定集中營,將所有德裔投入其中,不給德裔參戰的機會。
同時這些德裔的所有個人財產也全部被沒收,沒有任何例外,以至於南部非洲德裔群體,都不得不為身處美國和英國的德裔呼籲,希望美國政府和英國政府,能善待這些無辜的人。
這就是現實。
很多被南部非洲「禮送出境」的移民,之後前往美國,這些人是最痛恨南部非洲的,每次有關南部非洲的負面新聞出現,這些人總是衝鋒在前。腁
他們沒想到的是,一旦南部非洲和美國處於戰爭狀態,那麼他們將是美國最先報復的群體,不管他們是不是真的忠誠於美國,他們都將被當做戰爭的犧牲品,第一批祭天。
所以這幫人最好一直希望南部非洲強大下去,否則他們就將失去所有價值,淪為待宰羔羊。
「很好,做好準備吧,我們即將前往東亞。」泰勒同樣迫不及待,東亞的新聞性,明顯比德國更大。
德國柏林被圍困,接下來的報道重點,無非就是雙方的傷亡人數,以及戰線的推進速度。
有些東西不能報道,比如俄羅斯軍隊在德國的報復行為,又比如南部非洲遠征軍,以及美軍和英軍在漢堡的無所事事。
所以綜合來說還是東亞價效比最高,如果能第一時間得到盟軍使用超級炸彈打擊日本的訊息,那麼泰勒很有希望文鼎今年的《泰晤士圖片攝影大獎》。
說到《泰晤士圖片攝影大獎》,這是《泰晤士報》組織的一系列新聞獎項的一部分。腁
所謂「權威」到底該如何體現,不是你說說就行了,得在行業裡不斷樹立權威,引導潮流,讓所有人嚮往,引得所有人頂禮膜拜才行。
所以《泰晤士報》不僅有攝影大獎,同時還有文字大獎,短片大獎,紀錄片大獎,熱
點大獎等等等等,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別誤會,這裡的「不同人群」,不是指讀者,而是指從業人員。
讀者不是不重要。
而是可以引導。
所以《泰晤士報》把重點放在從業人員上,只要能獲得從業人員的承認,那麼讀者的思考,還不是任搓圓就搓圓,任捏扁就捏扁。
《泰晤士報》的這些獎項,每年評選一次,分「一、二、三」三個等級,優勝者的獎金從一萬蘭特,到三萬蘭特不等。腁
別的不說,單純從炒作這方面,《泰晤士報》的編輯們是玩明白了。
「能去日本嗎?」布魯斯也有理想,他想親自去日本看一看,日本人是不是真的和傳說中的一樣,兇殘、暴虐!
「當然,我們去東亞的目的就是日本!」泰勒的目的比布魯斯更復雜,他是布拉德辦公室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