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坦克協助防守,確實頂不住德軍的進攻。
「搭建浮橋至少要一個星期,德國人不會給我們留出這麼多時間的。」託尼·安德森深表憂慮,時間是所有問題的根源。
「沒有時間就爭取時間,德國人是怎麼對付我們的,我們就怎麼對付德國人!」雷震無所畏懼,凱塞林想半渡而擊,先想想怎麼對付南部非洲遠征軍的轟炸機吧。
諾曼底戰役期間,盟軍轟炸機大顯身手,隆美爾指揮的六個裝甲師,頂著盟軍空軍的狂轟濫炸,損失慘重,一直到戰役結束,也沒能順利抵達諾曼底。
雷馬根這邊也一樣。
剛剛過去的冬天,南部非洲遠征軍並不是什麼都沒做,僅在距離雷馬根鎮不到200公里的範圍內,就修建了11座野戰機場。
為了乾淨利落的結束這最後一戰,巴頓集結了7000餘架戰鬥機和轟炸機,其中「獵豹」戰鬥轟炸機的數量達到5000架,凱塞林想突破空軍的保護,包圍雷馬根鎮,難度極大。
就算沒有了空中保護,南部非洲遠征軍也不是一籌莫展。
雷震和託尼·安德森努力協調增援的時候,齊寧正和他的戰友們埋地雷。
對付坦克,只要思路正確,辦法多得很。
最簡單的方式肯定是反坦克戰壕,萊茵河周邊河道眾多,這給南部非洲遠征軍裝甲部隊帶來無數困難的同時,對待德軍也一視同仁。
德國境內的交通條件很發達,高速公路現在已經有了近5000公里,這些高速公路都是雙向六車道的高標準,跟69號那種兩車道公路不可同日而語。
南部非洲遠征軍在推進的時候,「虎」式坦克和「獅」式坦克多次誤中德軍埋設的反坦克地雷,造成不小的損失。
現在輪到遠征軍的偵察兵們出手了,埋地雷他們絕對是大行家。
「放進去的時候要小心,就像撫摸自己的清人——然後封上土,再撒上一層土進行偽裝,至少從表面上看不出來——」齊寧一點也不心疼,直接用炸藥在寬敞平整的高速公路上炸出一個洞,然後把反坦克地雷埋進去。
更多時候連炸藥都不需要,在經過空軍的狂轟濫炸後,高速公路上的彈坑多得很,不過這些彈坑用處不大,坦克手會主動繞過去,沒誰傻的眼看著直徑一兩米的大坑,還頭鐵的把坦克開進去。
「每一個坑都要埋雷嗎?」被臨時派來幫忙的小賴特虛心學習,小賴特是法國人,這一次是作為僕從軍,隨第9裝甲師作戰。
這裡的「僕從軍」,並不是侮辱,而是真正意義上的僕從軍。
南部非洲遠征軍對待僕從軍部隊,跟德國人和俄羅斯人還是不太一樣。
德國人和俄羅斯人,對待僕從軍的態度,就跟奴隸部隊差不多,起得比雞早
,睡得比狗晚,吃得比豬差,幹得比牛多。
南部非洲遠征軍的僕從軍很輕鬆,大多數時候承擔一些後勤運輸方面的工作,沒太多危險,即便深處前線,也更多承擔一些輔助作戰任務,真正困難的任務,南部非洲遠征軍不會假手於人。
其實也沒多困難。
是否困難得看情況,在東南亞的深山老林裡跟小日本捉迷藏,確實是很麻煩。
在西歐平原上跟德軍作戰,難度真的不大。
關鍵是不管兵力還是武器上,都佔據絕對優勢,德軍現在的後勤,連精銳黨衛軍都無法充分保證,普通部隊真的是全靠一身血勇,在跟盟軍硬拼。
「當然不是,我們的反坦克地雷數量有限,不能浪費——」齊寧保持著在保護傘公司養成的好習慣。
遠征軍官兵在戰爭期間的一切費用,全部由南部非洲國防部買單。
在保護傘的時候,哪怕一粒子彈,也得僱傭兵們自己掏錢。
可不得省著點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