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克歎為觀止,人家這錢賺得真輕鬆。
艾達也不是隻會吸血,相反創造機會的能力也強得很。
南部非洲財政部,最近這段時間就聯合蘭德銀行和帝國銀行,籌備成立國際復興銀行。
戰爭眼看就要結束了,恢復和重建即將成為主體。
不僅法國缺錢,義大利、西班牙、希臘、甚至英國、俄羅斯都缺錢,全世界有錢的國家就倆,一個南部非洲一個美國,南部非洲如果不行動起來,那麼美國人就要搶先。
這種事怎麼可能呢,所以從去年六七月份,這個工作就已經開始了。
國際復興銀行,看名字就知道這家銀行的規模有多大,蘭德銀行和帝國銀行聯合出資100億蘭特,看上去實力無比雄厚,實際上投入到整個世界的恢復和重建上,九牛一毛而已。
當然帳也不是這樣算,銀行最大的BUG在於能用資本撬動資本,有100億的本錢,就可以做一千一萬億的生意,關鍵是獲取其他國家的信任。
信任是重點。
法國為什麼把黃金存放在南部非洲?
還不是因為南部非洲承諾,會在法國人需要的時候原封不動償還。
俄羅斯人當初賴賬不還,整個國家的信譽毀於一旦,國際聯盟都不讓進。
所以俄羅斯被主流社會排斥,真不是國家層面的歧視,純屬自作自受。
國家出面借的錢,說不還就不還,那以後誰還敢跟俄羅斯人打交道呢。
所以法國只要把錢還了,南部非洲肯定會把黃金還給法國人,這是國家信譽,不能輕易破壞——
不,不是不能輕易,而是絕對不能,信任的建立需要漫長的時間,破壞那就太容易了。
所以某些個國家說撕毀協議就撕毀協議這種事,且等幾年再看。
復興銀行的目的不僅在於推動恢復重建,而且也有投資開發業務,比如某個國家發現了一個礦場,卻沒有資本進行開發,這時候復興銀行就可以進行投資。
艾達找羅克,主要任務是彙報復興銀行的籌建進度。
「誰來貸款都可以,千萬不要貸給印度人——」老外貿人羅克在這個問題上,是有血淚經驗的。
某乎上一個老問題,同樣都是14億人,為什麼印度發展不起來?
這個問題旁觀者沒資格回答,老外貿人上場,個個都是一部血淚史,全世界最
沒信譽的國家不是俄羅斯,印度才是。
其他人不知道,反正羅克當年跟印度人做生意時,先把全款付了再說,而且是離岸價格,自己想辦法運走,愛做不做。
其他國家的客戶訂貨,給個三五成預付款就可以下訂單了。
印度人必須全款才行,否則就要做好血虧的準備。
「印度要貸款,也得聯合王國出面吧——」艾達根本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
也對,印度現在還不是一個國家呢,只是英國的殖民地,殖民政府連貸款的資格都沒有。
殖民政府這種極不穩定,說不好什麼時候殖民統治就崩潰了,到時候找誰要錢去?
所以印度要到復興銀行貸款,必須得是聯合王國出面,聯合王國還是比較有信譽的,畢竟底子厚,還能敗幾年。
也敗不了多少年了。
世界大戰打到這份上,英鎊的國際貨幣地位,就跟戴高樂在法國的地位一樣岌岌可危。
不止是蘭特,美元也在虎視眈眈,都在打英鎊的主意呢。
南部非洲聯邦政府牽頭成立復興銀行,也是在挖英鎊的牆角。
都來貸蘭特了,誰還用英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