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瑟在義大利展開進攻後,三世陛下的機會終於來了。
誰都沒想到,亞瑟在義大利的行動居然會如此順利,羅馬一槍未放主動投降,德軍在南部非洲空軍鋪天蓋地的轟炸下潰不成軍,羅馬以南本來還有數十萬義大利軍隊防守呢,結果在羅馬投降之後,羅馬以南的義大利軍隊紛紛表示停止作戰,留在原地等待南部非洲軍隊接收。
“南部非洲”要劃重點。
這意思是義大利軍隊只向南部非洲軍隊投降,英國人和美國人哪涼快哪待著去。
幾乎就在一個星期之內,大半個亞平寧半島傳檄而定,只有德軍駐守的義大利北部還在觀望中。
羅馬投降的第二天,三世陛下就急不可待,主動找巴頓,希望巴頓能派出軍隊,護送三世陛下返回羅馬。
為此三世陛下向巴頓承諾,等他回到羅馬之後,他會以義大利國王的身份命令所有義大利軍隊陣前倒戈,帶領義大利加入盟軍陣營。
這想法是好的,可惜不現實。
現在的問題不是巴頓讓不讓三世陛下返回羅馬,而是義大利人已經不需要他這個國王了。
在義大利最艱難的時候,國王拋棄國民逃離義大利,讓所有義大利人傷透了心。
都不說生死與共,連同甘共苦都做不到,還要你這國王幹嗎?
沒能力就算了,連擔當都沒有,每天就算計著如何反覆橫跳撈取最大好處,真當義大利人就那麼喜歡“麵條”這個綽號呢。
如果有需要,義大利人也可以化身法棍麵包,武器級那種。
巴頓苦口婆心,向三世陛下分析利害。
三世陛下卻不同意巴頓的說法。
用三世陛下的話說,義大利人是忠誠的,是愛好和平的,只要他在廣播上宣佈義大利退出戰爭,那麼所有義大利人都會為他這個英明的決定歡呼。
所以巴頓所有的說辭,在三世陛下看來,都是為他返回羅馬人為製造障礙。
既然巴頓這裡說不通,三世陛下轉身就去找亞歷山大。
也不知道三世陛下是怎麼說服亞歷山大的,第二天一早,亞歷山大乘坐地中海艦隊的驅逐艦,親自護送三世陛下前往羅馬。
身為義大利王國的國王,三世陛下配得上這個待遇。
阿爾及爾距離羅馬很近,一天後,三世陛下抵達羅馬,恍若隔世。
撒丁島戰役結束這段時間,盟軍對羅馬的轟炸一直都沒有停止,每個星期一次,比航班都準時。
在盟軍轟炸機的輪番造訪下,羅馬不說遍地廢墟,也已經面目全非,有價值的轟炸目標,至少被盟軍轟炸了十次以上。
港口、機場,和火車站,都是有價值的目標,羅馬附近所有港口都在南部非洲軍隊的控制中,三世陛下乘坐的客輪在抵達羅馬之後,看到滿目瘡痍,情不不禁潸然淚下。
亞歷山大不說話,臉上的笑容帶著嘲諷。
鱷魚的眼淚罷了。
“將軍,南部非洲人命令我們留在原地等待。”通訊官帶來塞普勒斯分艦隊的電報。
“告訴南部非洲人,義大利王國的國王在我的軍艦上。”亞歷山大信心十足,在義大利的首都,誰敢阻攔義大利的國王呢。
通訊官表情略尷尬,站在原地沒動。
“南部非洲人怎麼說?”亞歷山大意識到情況不妙。
“南部非洲人說羅馬的戰鬥還沒有結束,城內還有德國人在抵抗,所以為了國王陛下的安全,國王陛下現在還不能返回羅馬。”
這個理由貌似很充分。
亞歷山大側耳傾聽。
好像沒動靜。
“衝,衝過去,我是義大利王國的國王,這裡是我的國土,誰都不能阻止我。”三世陛下突然暴怒,他距離王宮如此之近,卻遙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