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5 爛賬 (第1/3頁)

前文說過,歐洲戰場上的飛行員,不會對跳傘的飛行員射擊,這才是埃裡希·哈特曼能多次倖存的主要原因。

否則以俄羅斯戰場的空戰強度,埃裡希·哈特曼就算上帝附體也活不到現在。

德國空軍現在的處境也越來越艱難。

在剛剛結束的庫班戰役中,德軍損失飛機超過1100架, 其中超過800架是在空中被擊毀。

俄羅斯飛行員不會對跳傘的德軍飛行員開槍,地面搜尋部隊卻不會遵守這個規則。

很多跳傘的德軍飛行員被俄羅斯地面搜尋部隊俘獲,倖存者被扔進環境惡劣的戰俘營,只有極少部分,能在戰後返回德國,那已經是十幾年之後的事了。

庫班戰役進行的同時, 哈爾科夫戰火重燃。

這麼形容也不對, 因為自從戰爭爆發後,哈爾科夫一直在戰鬥,僅統計大規模戰役,這已經是三年內的第四次了。

1941年巴巴羅薩計劃最後階段,德軍逼近哈爾科夫。

此時的哈爾科夫是俄羅斯工業中心,著名的T34就是哈爾科夫拖拉機廠設計生產的,該廠也是俄羅斯最大的坦克工廠。

除了坦克工廠之外,哈爾科夫還有哈爾科夫飛機制造廠、內務部工廠、渦輪機制造廠等等。

由於哈爾科夫的價值極為重要,小鬍子曾經表示:如果控制了這個地區,那麼整個俄國的經濟將會崩潰。

俄羅斯人也很清楚哈爾科夫的重要,在這個背景下,俄羅斯人實行了破釜沉舟的“工業大搬遷”,所有能搬走的機器全部搬走,搬不走的就算炸燬也不留給德國人。

第二次戰役發生在去年五月份,當時莫斯科戰役剛剛結束,俄羅斯人士氣正盛,部隊高層對戰場形勢產生誤判,貿然向哈爾科夫發動進攻,最終結果是7.5萬人陣亡, 24萬人被俘,損失坦克超過1200輛,損失火炮超2000.

德軍方面損失僅2萬人。

俄羅斯人總是會在大勝之後得意忘形,伏爾加格勒戰役結束後又犯了老毛病。

兩個月前,俄羅斯人組織布良斯克方面軍、沃羅涅日方面軍及西南方面軍,再次向哈爾科夫發動進攻。

這一次俄羅斯人動用兵力大約50萬人,德軍在整條戰線上的兵力大約25萬。

此時的德軍,因為在伏爾加格勒遭到重大損失,平均每個坦克師只有大約100輛坦克,而且大多是型號老舊的三號和四號,最新式的五號只有少量裝備。

俄羅斯這邊情況更糟糕,第40集團軍的師平均只有3500~4000人,第69集團軍的一些師只有1000~1500人,有些師只有20~50門迫擊炮作為火力支援,參照南部非洲標準,這些部隊根本不具備進攻能力。

第三次戰役一共持續了不到一個月,之所以這麼短時間就結束,主因在於T34坦克的神話破滅。

T34出現在戰場上的時候, 一度以機動靈活,火力兇猛, 防禦力強大, 成為俄羅斯軍隊的主戰坦克。

德國早期裝備的三號和四號,確實是無法和T34對抗。

不過德國人一直在研究,提升裝備水平,三次戰役中的五號坦克,已經全面超越T34,升級之後的四號,也具備了和T34對抗的能力。

1941年,T34的76毫米主炮,可以輕易擊穿當時德軍任何一款主力坦克。

當時間來到43年,無論是五號坦克厚達102毫米的正面裝甲,和升級之後的四號坦克,T34在400米之外已經無法擊穿。

與此同時,五號的88毫米炮,和四號的長身管75毫米炮,卻可以輕易在1000米到1500米距離上擊穿T34的裝甲。

戰鬥結果一面倒,俄羅斯在第三次戰役中一共損失了52個師,大約十萬人死亡、失蹤或被俘,14萬人受傷,德軍方面的損失大約1.2萬人。

可以把哈爾科夫戰場看成是俄德戰場的縮影,俄羅斯最恐怖的地方就在於,不管犧牲有多大,損失有多少,總是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組織更大規模的兵力,給與對手持續不斷地打擊。

最新小說: 三國模擬器:這個馬謖太穩健了 大明:我爺爺是洪武大帝! 扼元 大人,得加錢 開局推演,美利堅大亨 紅樓之挽天傾 明末最強族長 大乾第一青樓少主 北宋之天生反賊 小關公 錦衣狀元 騙了康熙 琴晚天下 鳳圖春史 史路沖天 本宮只會心疼王爺 替嫁后王妃撿起了馬甲 汝窯瓷盤傳奇 禮記 重生之橫掃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