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森豪威爾贏得勝利還是沒有問題的,至於英軍和美軍的戰鬥力,他們並非實力不濟,而是私心太大,互相猜忌,彼此之間的配合有很大問題——”羅克見慣不怪,指望英國和美國,不可能擊敗德國,還得南部非洲主動出擊:“——自由法軍還是可以信賴的,發電報給戴高樂總統,是時候做出決定了。”
羅克對戴高樂抱有期待,自由法國的種種亂象,是時候結束了。
天無二日,國無二君,自由法國因為戴高樂和吉羅的明爭暗鬥,現在已經亂象頻出,如果不果斷結束,重拳出擊,那麼南部非洲之前投入的成本,或將付諸東流。
電報發到阿爾及爾,戴高樂馬上動身去找阿爾文。
阿爾文沒有隨羅克返回南部非洲,而是留在阿爾及爾,負責下一階段,南部非洲軍隊在歐洲作戰的情報工作。
北非戰役結束後,下一階段作戰的重點已經轉移到歐洲大陸,這一階段的情況更復雜,情報工作也更重要。
“所以,您是隻想讓總司令先生交出權力,還是想讓他身敗名裂,畏罪自殺?”阿爾文讓戴高樂自己選擇,這也是對戴高樂的考驗。
戴高樂沉默良久。
“如果可以,我甚至不想將目標對準法國人——不過這在所難免,所以讓他交出權力就夠了,自由法國經不起消耗,尤其是這種毫無收益的消耗。”戴高樂也無奈,吉羅跟英國和美國走太近,已經嚴重影響到自由法國的利益。
別看戴高樂是依靠羅克的支援,才建立起自由法國,戴高樂一直都是很有主見的人,並不想徹底依附於南部非洲。
雖然跟南部非洲的合作,戴高樂付出了巨大代價,不過那都是值得的,羅克並沒有食言,承諾給戴高樂和自由法國的支援,絲毫沒有打折扣,這根美國人的做法,形成鮮明對比。
美國看無法拉攏戴高樂,就停止了對自由法國海軍的幫助,跟吉羅的合作也全都是利用,和英國人一模一樣。
“沒問題,您肯定會得到法國人的擁戴,吉羅將軍成為一個吉祥物就行了。”阿爾文很滿意戴高樂的選擇,南部非洲也不需要一個言聽計從的戴高樂,需要的是聰明的戴高樂。
南部非洲其實也是堂堂正正的陽謀,只要戴高樂不傻,就知道應該怎麼做。
有些腦袋不清醒的人,比如吉羅,阿爾文還看不上呢。
這事兒也不需要阿爾文出手,戴高樂來找阿爾文,是希望阿爾文向羅克轉述戴高樂的決定,而不是請求阿爾文的幫助。
這種事不能幫的,就算南部非洲有這個能力,阿爾文也不能表現出來。
否則就會引起戴高樂的聯想。
南部非洲聯邦政府有能力讓吉羅身敗名裂,那麼一旦戴高樂的意見和羅克向左,戴高樂會不會和淪為和吉羅一樣的下場?
戴高樂自己也有辦法。
別忘了自由法軍是戴高樂一手締造的。
很快吉羅就發現,他手下的將軍們,不再聽從吉羅的命令了。
不是拒絕,而是陽奉陰違。
比如吉羅命令某支部隊,必須在某天某日抵達某個地點,部隊指揮官就會找各種藉口拖延時間,這直接導致自由法軍在戰場上行動遲緩,延誤戰機,吉羅本人的能力也遭到埃森豪威爾和亞歷山大的懷疑。
身為自由法軍總司令,連法軍部隊都無法徹底掌控,要你這個總司令還有何用?
吉羅預感到情況不妙,從前線指揮部飛回阿爾及爾,召開軍備會議。
吉羅的飛機剛剛在阿爾及爾機場降落,吉羅本人就被自由法國內政部的工作人員帶走。
在稍後召開的新聞釋出會上,自由法國總理雷納德·卡佩向記者們解釋,自由法軍總司令吉羅因為個人身體原因,需要前往南部非洲接受治療,自由法軍由戴高樂本人親自指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