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已經是12月10號,偷襲珍珠港已經過去了三天。
從戰術角度上來說,偷襲珍珠港是一次成功的戰術突擊。
美國太平洋艦隊損失慘重,八艘戰列艦中四艘被擊沉,一艘擱淺,剩餘三艘造重創。
同時美軍還有六艘巡洋艦和三艘驅逐艦被擊傷,188架飛機被擊毀,2403名官兵死亡,僅亞利桑那號戰列艦爆炸沉沒就造成上千人死亡。
南部非洲的警告還是有用的。
戰鬥爆發的時候,美國太平洋艦隊四艘航空母艦都不在珍珠港,“幸運”逃過一劫。
同時太平洋艦隊儲存在珍珠港的450萬噸重油毫髮無損,哪怕有一枚航空炸彈落到太平洋艦隊的油罐上,那麼恐怕整個珍珠港都將被徹底摧毀。
讓馬丁心疼的是那四艘被擊沉的戰列艦——
真尼瑪敗家子。
“羅斯福總統需要一個合適的理由,說服美國人參戰。”羅克一點也不意外,美國人在這方面也是傳統。
據說911當天,在世貿大樓內工作的猶太人全部請假,沒有上班,這簡直太巧了。
導致美西戰爭爆發的緬因號事件也是疑點重重。
聯想到每一次經濟危機爆發都是從美國開始,這尼瑪簡直就是毒瘤。
“先生們,日軍向馬來亞發動進攻,小馬其諾防線已經被攻破,印度軍隊正在潰敗,帕西瓦爾中將請求印度洋戰區幫助。”西德尼·米爾納一臉喜色,揮舞著電報衝進羅克的辦公室。
終於有聰明的英國人邀請南部非洲軍隊主動進入英聯邦地區參戰了。
這其實也不是聰明,只是被迫無奈的選擇。
要麼是一敗塗地。
要麼是在南部非洲軍隊的幫助下守住馬來亞。
這對於帕西瓦爾來說並不是太困難的選擇。
“太棒了,我要感謝山下奉文——”馬丁很開心,他終於可以放開手腳去對付日本人。
然後馬丁就看到,辦公室裡的人都在用奇怪的眼神看著他。
“你們這種表情是怎麼意思?我說錯什麼了嗎?”馬丁開始意識到不對勁。
“沒有錯,不過不要著急,要保持耐心。”羅克已經等了好幾年,不在乎多等幾天。
日軍才攻破小馬其諾防線,這才哪到哪啊。
等日軍打到獅城,南部非洲軍隊再出手也不遲,那時候才能利益最大化。
所以英國人的擔心是有道理的,如果他們請求南部非洲軍隊參戰,那麼他們就將徹底失去主導權,馬來亞到底是控制在日本人手上,還是控制在南部非洲人手上,對於英國人來說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帕西瓦爾也是沒辦法,就憑他手下那些英印軍隊,真頂不住山下奉文的瘋狂進攻。
其實帕西瓦爾的實力不錯,日軍的戰鬥意志雖然頑強,實力跟德國人比起來差遠了,97式中型坦克充其量就是一輛裝甲車,“馬蒂爾達”完全可以對抗。
關鍵還是印度人太廢,毫無作戰意志可言,更沒有榮譽可言,投降對於他們來說就是家常便飯。
印度人打仗很神奇,他們總是希望在遠離戰場的地方放幾槍,然後就能贏得勝利。
如果敵人沒被嚇跑,反而挺著刺刀衝上來,那麼印度人就會馬上投降,別說“馬蒂爾達”,就算把“虎”式坦克給印度人,印度人也打不過日本人的豆丁戰車。
所以現在明白印度為什麼是未來最強大的國家了吧。
因為印度人最擅長躲在螢幕後面放嘴炮,個個都是嘴強王者。
當然英印部隊的指揮官們,表現也不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