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口號聽上去有點中二,不過在群情激奮的情緒裡卻頗得人心,另一個時空里美國人動不動就自由和民主,其他人看上去固然中二,不過很多美國人確實就是這麼認為的。
不得不說,民主政府的洗腦還是卓有成效的,南部非洲也一樣。
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南部非洲電影公司拍攝了很多和一戰有關的戰爭影片。
隨著電影的熱映,民主和自由已經深入人心,很多南部非洲人真的就是這麼想,他們有一種強大的主人翁心態,自幼就以這個星球的領導者自居。
現在是他們兌現承諾的時候了,幾乎所有南部非洲人都當仁不讓。
南部非洲駐奧薩德使領館全部撤離的時候,越來越多南部非洲物資抵達港口。
盟軍的大西洋航線受到德軍潛艇的嚴重威脅,從南部非洲到奧薩德這一路上就暢通無阻,很少有軸心國潛艇活動。
這還是得感謝塞普勒斯分艦隊的強大威懾。
別看塞普勒斯分艦隊一艘戰列艦都沒有,反潛方面的實力遠超英國地中海艦隊。
義大利控制十二群島的時候,愛琴海還有零星德國潛艇活動。
南部非洲佔領十二群島之後,愛琴海已經成為德國潛艇和義大利潛艇部隊的禁區,南部非洲商船透過愛琴海前往黑海都不需要軍艦護航的。
7月11號,排水量八千噸的“巨人”號貨輪,將六十輛“十字軍”坦克運抵奧薩德,這批坦克原本是要支援俄羅斯西南方面軍的。
“十字軍”是“彪騎兵”坦克的改進型,綜合效能卻還不如“彪騎兵”,火力和“彪騎兵”相同的情況下,因為裝甲厚度減少,防禦力大大降低。
這也是沒辦法。
俄德戰爭爆發後,俄羅斯裝甲部隊損失慘重,急需坦克對抗德軍強大的裝甲部隊。
一直以來俄羅斯對於坦克的重視嚴重不足,對於坦克手的培養也不夠重視,所以坦克對於俄羅斯來說不是決勝武器,而是消耗品,所以和效能相比,俄羅斯更需要一種便於生產的廉價坦克。
即便為此犧牲坦克的防禦力,只要便於大量生產就行。
於是“十字軍”就應運而生。
南部非洲軍工企業對於客戶需求一向是無條件滿足。
所以哪怕“十字軍”的效能有巨大缺陷,俄羅斯人不嫌棄就行。
和“十字軍”同樣的還有41型戰鬥機。
41型戰鬥機同樣是為彌補俄羅斯空軍的巨大損失,短時間內突擊生產的消耗性戰鬥機。
和南部非洲正在服役的“獵豹”相比,41型飛機航程不足,火力也不夠猛,爬升和俯衝的速度也不夠快,飛行高度也不足,唯一值得稱道的是速度。
“獵豹”的最快速度達到700公里每小時,幾乎是螺旋槳戰鬥機的極限。
41型飛機的最快速度達到750公里每小時,比“獵豹”都快,其他方面的縮水可想而知。
不過既然俄羅斯人堅持。
那麼南部非洲的工程師們也沒什麼好說的。
在定型之後,南部非洲的工程師們甚至連個好聽的名字都懶得想,直接使用年代命名。
雖然“十字軍”和41有著種種缺陷,俄羅斯人卻不嫌棄。
俄德戰爭爆發後,俄羅斯人一口氣訂購了15000架41型飛機,以及25000輛“十字軍”坦克。
別高興的太早,俄羅斯人胃口雖然大,但是卻沒錢,所以俄羅斯人希望這些武器能以援助的方式抵達俄羅斯。
ps:突然想起來,今天是2022年的第一天,於是垂死病中驚坐起,兩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