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36步槍的後端閉鎖槍機,借鑑了英國的李恩菲爾德。
向前彎曲、形如狗腿的拉機柄,則是偷師於美國m1917式步槍。
&nas36依然不失為一款優秀的步槍,熟練射手可以使用食指和拇指拉動槍機,同時以中指或無名指扣動扳機,做到上彈、擊發、退殼單手連貫操作,實現李恩菲爾德的“瘋狂一分鐘“模式,達到栓動步槍的極限速度。
&nas36的成功,要感謝彈身錐度正常的7.5毫米步槍彈。
所以說想要一款成功的步槍,首先得確定成功的子彈。
&nas36的成功也得看跟誰比。
&n1916比,mas36毫無疑問更先進。
&nas36就是工業垃圾。
更垃圾的是法國政府。
&nas36步槍就開始在聖埃蒂安兵工廠量產。
一直到1940年,法國只製造了25萬支mas36步槍。
所以戴高樂也不是詭辯,很多法國本土的純正法國士兵還在用貝蒂埃步槍呢,外籍軍團想用mas36等著吧。
這時候巴頓才注意到,他拿的這一款,居然連m1916都不是,而是勒貝爾1886。
額滴神,這可是上個世紀的老古董,全世界第一款使用無煙火藥的步槍。
&n1916實際上就是勒貝爾1886的改進型,縮短槍管的同時,增加了彈容量。
&n1916的產量超過350萬支,外籍軍團才三萬人。法國倉庫裡存的m1916肯定不止三萬。
當然現在那都是德國的庫存了。包括剛剛裝備部隊沒幾年的mas36,也都成了德國人的戰利品,估計很多mas36被德國人繳獲的時候,槍油的味道還沒有散盡呢。
“用上個世紀生產的步槍,去對抗德國人的坦克可不行——”巴頓直言不諱,法國的快速戰敗,和法國政府這些年的懈怠有很大關係。
“新徵召的部隊都在羅安達接受訓練,外籍軍團註定要被淘汰的。”戴高樂把所有希望都寄託在新組建的部隊上,外籍軍團對於法國來說,從來都只是炮灰。
自由法國在羅安達新組建的部隊,裝備的是全套南部非洲式武器,參考標準跟南部非洲聯盟部隊一樣。好吧,本質上還是炮灰。
“我們的倉庫裡還有一些鞋子,我讓人送過來給他們換上。”巴頓對於軍隊還是有要求的。
軍人就得有軍人的樣子,連鞋子都不穿,不像話!
除了鞋子之外,第三團現在的後勤,跟第三集團軍部隊都一樣,在後勤供應這方面,南部非洲聯邦政府從來都毫不吝嗇。
所以就算沒有鞋子穿,外籍軍團計程車兵們也幸福極了。
他們從來沒有享受過這種奢侈的後勤。
以至於當速溶咖啡被送到第三團駐地時,很多外籍軍團計程車兵不知道速溶咖啡還要衝水,直接撕開包裝就吃。
這還沒送冰激凌呢,估計冰激凌送過來之後,情況會更加不堪。
“謝謝,如果第三集團軍還有多餘的裝備,我想第三團計程車兵是很樂意接受的——”戴高樂善於抓機會,也很會說話。
看人家說的多委婉,同樣都是請求,有人死乞白賴,有人就姿態優雅。
“和裝備相比,我想他們更需要的是訓練。”巴頓有條件。
裝備確實有,既有聯盟部隊裝備的李恩菲爾德,也有本土部隊裝備的尼亞薩蘭。
巴頓本人也慷慨,如果外籍軍團士兵符合巴頓的要求,巴頓也不會吝嗇。
“他們確實是需要一些訓練!”戴高樂發狠,他對於外籍軍團也不滿意。
當然訓練完之後,外籍軍團到底是自由法國的部隊,還是南部非洲的部隊,那就不好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