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對於保護傘,西班牙共和政府還是有期待。
畢竟在攻佔托萊多古堡的過程中,僱傭兵們表現出來的實力有目共睹。
在攻佔托萊多古堡之後,羅納德·凱爾森上校接到新的作戰任務,這一次是保衛馬德里,對抗擁有裝甲部隊的義大利干涉軍。
義大利干涉軍的指揮官,是剛剛從意屬東非總督位置上卸任的佩特羅·巴多格里奧。
“我們要迎戰的是義大利第三軍,這支部隊參加過北非戰役,剛剛從北非戰場撤下來,在義大利本土經過休整,擁有一部分德械裝備,戰鬥力在義大利干涉軍中首屈一指。”羅納德·凱爾森上校頭疼,西班牙共和政府也真是看得起保護傘公司的僱傭兵,讓輕步兵去對抗裝甲部隊,擺明了是讓僱傭兵送死。
和路途遙遠的俄羅斯人不同,義大利透過地中海,可以很方便的對西班牙進行補給。
德國人的一號坦克,對於“彪騎兵”來說不夠看,放在西班牙就是兇猛的戰爭怪獸,保護傘公司的僱傭兵缺少反坦克武器,以血肉之軀對抗鋼鐵洪流,羅納德·凱爾森上校不想死。
“這種任務超出了保護傘的承受能力,你可以拒絕。”阿爾文不慣共和政府的臭毛病,想拿僱傭兵當炮灰,想得美!
“共和政府擁有反坦克武器,不過多半不會分配給我們使用。”凱爾森知道,在共和政府的訂單裡是有反坦克武器的,而且已經交付了一部分。
共和政府的混亂,不僅僅體現在政府內部,軍隊的組織結構,後勤供應,甚至連指揮系統都一塌糊塗。
別小看後勤供應,對於現代軍隊來說,後勤工作更復雜,更職業,更需要專業人士。
共和政府這邊武器複雜,步槍都分為好幾種口徑,子彈都不能通用,對於後勤的要求更高。
歐洲各國對於反坦克武器的研究還處於初級階段,反坦克槍是主流,反坦克炮很少,這主要是因為現在對付坦克根本不需要反坦克炮,有反坦克槍就夠了。
南部非洲的反坦克武器花樣繁多,反坦克地雷,直射炮、火箭筒,甚至高平兩用機槍都可以用來反擊坦克,連反坦克手雷都有,義大利干涉軍的一號坦克,應付起來輕輕鬆鬆。
關鍵就在於有反坦克武器,但是不給僱傭兵使用,這就讓人很無奈。
“想辦法弄兩輛t26過來,咱們也好順便了解一下俄羅斯武器的效能。”阿爾文要求高。
凱爾森為難。
連反坦克武器都不給用,還能給t26?
做夢。
當然對於t26,阿爾文其實也不是多擔心。
畢竟就是個10.5噸的小坦克,能強到哪兒去?裝甲恐怕比紙殼子強不了多少,“彪騎兵”的50毫米口徑坦克炮,估計都不用使用穿甲彈,就能直接將t26打穿。
“指揮裝甲部隊的是俄羅斯人,還是有點東西的——”凱爾森說的是巴甫洛夫。
“跟唐璜將軍相比怎麼樣?”阿爾文認為,只有唐璜那樣的裝甲部隊指揮官,才能算是有點東西。
南部非洲擴軍之後,唐璜現在的職務是裝甲第一軍軍長。
裝甲第一軍是在羅德西亞北部師的基礎上擴編的,下轄裝甲第一師和裝甲第三師,外加一個炮兵旅和一個直升機陸航團,在南部非洲陸軍中實力和裝甲第二軍並列,依然是南部非洲王牌軍。
裝甲第二軍是在騎兵第一師的基礎上成立的,編制和第一軍一樣,擁有坦克裝甲車共859輛,155毫米大口徑火炮24門,120毫米火炮48門,各型直升機68架。
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個軍所有的火炮都是自行火炮,除此之外每個師還配備有剛剛列裝部隊沒幾年的火箭炮,火力兇猛程度堪稱兇殘。
“那肯定不能比,唐璜將軍指揮的部隊,都不需要戰術,直接平推就行了——”凱爾森真沒誇張,世界大戰如果現在就爆發,南部非洲把這兩個王牌軍派出去,就算對手是德軍,結果也是平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