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加大對境外友好人士的支援力度,尤其是那些有潛力的人——”羅克猶豫,要不要提供一份名單給史蒂夫·羅德斯呢。
羅克記憶中還有一些印象深刻的名字,都可以派上用場。
比如上面的理查德·米爾豪斯,又比如傑拉爾德·魯道夫,再比如瑪格麗特·希爾達——
這樣的名字還有很多。
“我們去年用於這方面的開支已經達到150萬蘭特,今年估計會超過200萬——”史蒂夫·羅德斯為難,小斯雖然也是不差錢的人,不過羅德斯基金會的收入渠道,明顯不如菲麗絲基金會。
菲麗絲基金會的形象完全是正面的,得到的社會捐款非常多,尤其是尼亞薩蘭境內的企業和個人,很多受到菲麗絲基金會幫助過的人,根本就把菲麗絲基金會當做信仰,每個月都會拿出自己薪水固定的一部分捐贈給菲麗絲基金會。
就跟一些虔誠的基督徒,每個月會把百分之十薪水捐給教堂一樣離譜。
別懷疑,真的有人這麼做。
“缺錢的話,回頭去找小扎克。”羅克不怕花錢,每年200萬這才哪到哪,堪稱花小錢辦大事的典範。
一年兩百萬,在羅克看來簡直不要太划算。
美國到現在都沒有重啟巴西內戰,原因之一就是美國國內的反對聲音。
美國國內有很多“南吹”。
這幫“南吹”不僅吹捧南部非洲的環境和發展潛力,而且還吹捧南部非洲的信仰。
在他們口中,南部非洲就是騎士加紳士的綜合體。
其實不用說,八大法則深入人心。
紳士更是美國人最嚮往的。
世界大戰期間南部非洲遠征軍,和美國遠征軍的表現,更是各路“南吹”關注的重點。
看看人家南部非洲遠征軍,為了維護世界和平從南部非洲萬里迢迢趕赴歐洲作戰,所到之處戰無不勝,關鍵秋毫無犯,戰後帶著榮譽和鮮花,以及法國女孩返回南部非洲。
再看看美國遠征軍。
戰場上的各種拙劣表現不說了,美軍駐紮在萊茵河期間犯下的那些罪惡,被各路“南吹”經常拿出來反覆說。
於是美國政府就很難受。
不讓他們說吧,這是妨礙言論自由。
而且“南吹”們打著為了美國好,對戰爭進行反思的旗號,讓人反駁起來都很無力。
畢竟“南吹”們說的都是真的,一點也沒瞎編。
所以在這個背景下,南部非洲參與巴西內戰是維護和平。
美國參加巴西內戰就是邪惡擴張。
“小扎克先生——”史蒂夫·羅德斯略遲疑,菲麗絲基金會確實是有錢,但是條件也很苛刻。
如果羅德斯基金會接受菲麗絲基金會的撥款,那麼羅德斯基金會就要接受菲麗絲基金會的監督。
畢竟菲麗絲基金會要確認資金的使用方向,以及使用過程中是否違規。
這都是要對外公佈的。
“你把從小扎克那兒得到的資金用在‘羅德獎學金’計劃上——”羅克指點迷津,腦子要靈活一點啊,羅德斯基金會也有正常專案。
史蒂夫·羅德斯表情精彩極了,他還真沒想過,還有這種操作。
這也正常,和平顛覆這方面,1934年的當下,沒有人比羅克更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