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英國人失望之後,法國迫切希望拉攏更多盟友對抗德國。
前段時間南斯拉夫王國國王在巴黎遇刺,就是在這個背景下發生的。
為了遏制德國人,法國人也是費盡心機。
拉攏南斯拉夫王國不成,法國人就把主意打到義大利人身上。
雖然義大利在世界大戰中表現並不出色,畢竟也是五強之一,再加上胖光頭看上去頗為強勢,義大利近年表現還不錯,連big7級別的戰列艦都有能力開始建造了,義大利遂成為法國人的救命稻草。
當然了,想獲得義大利人的支援,是要付出代價的。
阿比西尼亞就是代價。
“如果法國反對義大利入侵阿比西尼亞,那麼英國也會反對——現在嘛——”菲利普無語搖頭,對於英國同樣失望。
北非原本是一個死局。
別看阿比西尼亞聲稱有35萬軍隊,實際真正意義上的現代軍隊也就一萬多人。
這裡的“現代”指的是裝備了近代武器,接受過一定程度訓練的部隊。
剩下的那三十多萬都是湊數的,基本上毫無戰鬥力。
之所以阿比西尼亞如此羸弱還能存在到現在,原因就在於英、法、意三國的相互制衡。
現在法國和義大利簽署《意法條約》,法國付出的代價是默許義大利入侵阿比西尼亞。
英國如果這時候旗幟鮮明的反對義大利入侵阿比西尼亞,那麼英國和義大利的關係就會急轉直下。
這樣的話,英國在地中海,就要面對法國和義大利的聯合夾擊。
“法國人不應該把國家安全寄託在《意法條約》上,義大利人不可靠,反覆無常,《意法條約》反而會成為法國人的枷鎖。”基欽鈉對英國還是有感情的,英國人和法國人的態度就是相互嫌棄。
但是又不得不合作。
“義大利在北非的擴張,可能會影響到我們在北非的利益。”羅克心情沉重,義大利入侵阿比西尼亞,意味著二戰已經迫在眉睫。
其實如果英國、法國現在幡然悔悟,依然有制止二戰的可能。
小鬍子和胖光頭,以及日本人的野心都是在綏靖主義的背景下一步步提升的。
日本成立傀儡國。
英國、法國忍了。
德國進軍萊茵蘭。
英國和法國又忍了。
現在義大利入侵阿比西尼亞,如果英國和法國繼續隱忍,那麼英國和法國的威懾力就將不復存在。
“你在擔心蘇伊士運河?”阿德擔任過埃及專員,對地中海周邊的情況還是很瞭解的。
“不僅僅是蘇伊士運河——”羅克擔心的還有塞普勒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