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了,這麼好的一座城市,卻要在不久以後毀於一旦。”唐力放下手中的望遠鏡滿臉惆悵。
就算印度洋艦隊和東印度不向古晉發動進攻,一旦南部非洲和日本開戰,古晉肯定會成為日本的進攻目標,以英屬馬來亞的實力,多半無法阻止日本人的進攻。
唐力現在考慮的是如何把東馬來納入印度洋艦隊和東印度的防禦體系之內,南部非洲在樟宜海軍基地駐軍超過五萬,東印度現在總兵力已經超過30萬,正在夜以繼日的嚴格訓練。
東印度現在名義上人口只有1100萬,這是因為只有華裔,以及擁有華裔血統的人才有資格成為東印度人,實際上東印度的人口超過6000萬,比英國法國都多,跟德國差不多。
作為南部非洲聯盟國家,嚴格意義上說東印度也不能擁有軍隊,日本退出國聯之後,南部非洲放開對東印度的限制,東印度瘋狂擴軍到30萬,其中大部分都是東印度土著。
“要不我們和英國人談一談,把東馬來納入我們的防禦體系內。”拉姆斯登現在的身份是東印度陸軍次長,東印度的30萬陸軍看上去挺嚇人,實際上要訓練到能作戰的程度還需要一段時間。
這還得感謝南部非洲的大力支援,要不然東印度連部隊的武器都配不齊。
南部非洲換裝半自動步槍之後,庫存的李·恩菲爾德還是很多的,武裝30萬人沒有絲毫壓力。
至於部隊需要的其他物資,本地能提供的就從本地採購,本地無法提供的就從南部非洲購買,其實也花不了多少錢。
主要由土著組成的東印度部隊,也不是按照精銳的標準去訓練,嚴格說起來其實就是炮灰,當然就算是炮灰部隊,經過幾個月的嚴格訓練,派到戰場上也能爆發出不俗的戰鬥力,東印度政府雖然沒能力給部隊配備坦克直升飛機,機槍和迫擊炮的數量卻不少,重型火炮也不是沒有,不過對炮手的要求比較高,以東印度士兵的平均文化水平,要訓練一名合格的炮手,難度還是比較高的。
話說東印度也模仿南部非洲成立了公立教育體系,不過卻沒有實行義務教育,漢語現在雖然是東印度唯一的官方用語,可是能聽懂漢語的本地土著卻不多,連話都聽不懂,上學就想多了,東印度政府又明顯不會為土著準備語言學校,好在這些年,主動學漢語的土著越來越多,對於這些人,東印度政府倒也不歧視,不能同種,先同文再說。
“如果南部非洲還留在英聯邦內,那麼這件事或許有可能,現在嘛——”唐力冷笑,看看樟宜海軍基地就知道。
南部非洲剛買下樟宜海軍基地的時候,當時南部非洲還留在英聯邦內。
因為英國政府規劃的樟宜海軍基地面積太小,印度洋艦隊接手後的樟宜海軍基地面積擴大了十倍以上,不管是獅城還是柔佛,可謂予取予求。
現在南部非洲脫離英聯邦,柔佛人居然試圖向印度洋艦隊索取德光島,這純屬想的有點多,印度洋艦隊前前後後已經向德光島投資數百萬蘭特,唯一的海軍陸戰旅就駐紮在德光島,所以還是不可能還的,畢竟當初印度洋艦隊是真金白銀直接將德光島買斷。
看清楚,是買斷,不是租借,也不是強佔,有協議的,想撕毀的話,得看印度洋艦隊的艦炮同意不同意。
所以換成是以前,南部非洲跟英屬馬來亞談一談,沒準能把東馬來納入自己的防禦體系內,現在肯定不行了,就算馬來人同意,英國人也不可能同意。
就在唐力和拉姆斯登觀察古晉的時候,古晉東郊軍營,尼亞薩蘭軍工的業務經理史莫萊特正在拜訪英軍駐東馬來指揮官布里奇斯少校。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面積近20萬平方公里的東馬來,英軍只駐紮了不到600人的一個營,而且這個營還是絕大部分士兵都是由印度人組成的殖民地僕從軍。
印度部隊的戰鬥力就是渣,世界大戰期間,印度也號稱向歐洲派出了總兵力高達百萬人的遠征軍,可惜戰績寥寥無幾,連參戰記錄都沒多少,大部分時間印度部隊負責的都是後勤。
不是愛惜印度人的生命,實在是印度人不堪重任,派印度部隊進攻,印度人就裝死,任打任罵任罰反正就是不跳出戰壕。
派印度部隊防守更是悲劇,很多印度士兵一直到世界大戰結束,居然連最基本的保養槍支都不會,這樣的部隊恐怕就只能當驢子用。
駐紮在古晉的這支印度部隊也一樣,不得不說英國雖然江河日下,部隊基礎營養還是有保證的,所以駐紮在古晉的這支部隊,包著大頭巾的印度人看上去都挺不錯,身體健康膀大腰圓,持槍警戒的姿勢威勢十足,可惜所有人都知道,這就是個樣子貨。
史莫萊特來找布里奇斯是推銷武器。
說起來很讓人無奈,英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至少生產了近二千萬支李·恩菲爾德,現在英國的倉庫裡估計還有近千萬支全新未開封的李·恩菲爾德,可是英屬馬來亞殖民部隊,裝備的卻還是第二次布林戰爭前列裝的馬蒂尼·亨利。
這就讓人很無奈了,馬蒂尼·亨利是誕生於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步槍,到現在時間已經超過半個世紀,就算英屬馬來亞部隊是二線部隊,也不能這麼湊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