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4 眼高過頂 (第1/2頁)

這個黎塞留就是《三個火槍手》時代的紅衣主教黎塞留,同時也是法國最偉大的政治家、外交家、海軍之父,波旁王朝的第一任黎塞留公爵。

法國使用黎塞留的名字命名這個級別的戰列艦,對黎塞留級戰列艦寄予的厚望可見一斑。

只可惜黎塞留級戰列艦的效能也先天不足,所以對標的不是BIG 7,而是義大利的維托里奧·維內託級戰列艦。

按照雷納德·卡佩提出的要求,羅克給雷納德·卡佩的報價是1800萬蘭特,大概摺合九億法郎。

這個價格是雷納德·卡佩無法接受的,1800萬蘭特,比法國自己造成本也便宜不了多少,這樣的話還不如法國自己造。

“法國有16英寸艦炮的相關技術嗎?法國的船臺可以容納35000噸級戰列艦嗎?如果法國自己造,幾年能夠完工?恐怕十年都不一定夠。”羅克就事論事,這船是賣給法國政府的,跟羅克和雷納德·卡佩的私交關係不大。

羅克的三個問題,一個比一個尖銳。

黎塞留級戰列艦是1935年開始建造的,主炮口徑也只有可憐的380,而不是BIG 7標配的410,不過鑑於法國出色的火炮技術,黎塞留級戰列艦380毫米主炮使用的穿甲彈,穿甲能力卻幾乎和美國的410艦炮不相上下。

法國的船臺更是悲劇,早在法國決定建造諾曼底級戰列艦的時候,就因為船臺所限不得不縮小諾曼底級戰列艦的噸位,現在也依然沒有改善。

至於工期問題,考慮到法國工人動不動就愛罷工的傳統,十年還真不是誇張,以戰列艦更新換代的速度來看,十年後即便法國建成,恐怕也面臨淘汰邊緣。

而且還有一個更嚴重的問題,作為《華盛頓海軍條約》的簽約國,按照《華盛頓海軍條約》的規定,南部非洲不能為法國建造這個級別的戰列艦。

“所以對於法國政府來講,最現實的方案是建造成本更低,噸位更小的戰列艦,畢竟法國的敵人不是BIG 7,而是同樣沒有BIG 7的義大利。”羅克提出的建議很中肯,其實法國最大的敵人還是德國,可是德國現在比法國更慘,不配當法國的敵人。

“你有什麼建議?”雷納德·卡佩一臉凝重,既然擁有和BIG 7一樣的鉅艦不太可能,那麼退而求其次也不是不錯的選擇。

當然了,最終如何選擇,肯定不是雷納德·卡佩和羅克說了算,還要報請法國國會批准,這一來一往,一年半載能走完流程,就演算法國議會效率高。

“我建議標準排水量控制在26000噸左右,這樣滿載排水量就可以達到33000噸,主炮口徑最好限制在350毫米以內,要針對魚雷攻擊增強側舷裝甲,還要針對防空需求增強防空武器的配置,這樣噸位減小,速度就可以提升到25節以上,這樣的戰列艦雖然沒有突出資料,可是各方面都很均衡,這樣的戰列艦才符合法國的需求。”羅克不一味追求噸位和主炮口徑,就義大利那些老掉牙的戰列艦,用410火炮根本沒必要。

“這不又是諾曼底級戰列艦的翻版?”雷納德·卡佩無語,實用性並不是法國政府想追求的。

羅克也是無語,他建議的戰列艦,雖然比不上BIG 7,比諾曼底級戰列艦多少還是強一點的。

更何況,法國政府現在連諾曼底這個級別的戰列艦都沒有,有什麼資格嫌棄諾曼底?

當然嫌棄不嫌棄也輪不到雷納德·卡佩。

雷納德·卡佩能做的,是把這些資訊發回法國,讓議會的議員們去慢慢吵。

羅克這邊也沒閒著,羅克之所以不建議使用410主炮,根本原因是因為410毫米口徑艦炮南部非洲也不會造。

410毫米口徑艦炮的技術現在只有美國、英國和日本才有。

這就讓羅克無法接受,別管南部非洲用不用得到410毫米艦炮,相關技術還是要掌握的。

法國議會開始吵架的時候,總部位於日本廣島的川崎株式會社,一場盛大的晚宴正在進行中。

川崎株式會社是一家主營特種金屬進出口的公司,日本國內自然資源貧乏,除煤炭、天然氣、硫磺等極少量礦產資源外,其他工業生產所需的主要原料、燃料等都要從海外進口。

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國內類似川崎株式會社之類的企業多如牛毛,但是有能力拿到海外資源的企業卻不多,川崎株式會社是為數不多的一個。

“我們今天邀請到了馬提努斯公司的巴克利先生,能不能從剛果共和國得到帝國亟需的礦產資源在此一舉,無論巴克利先生提出多麼苛刻的條件,我們都必須無條件完成!”川崎株式會社的社長川崎一郎破釜沉舟,馬提努斯公司是一家總部位於博馬的英國企業,擁有剛果共和國特種金屬的出口權,川崎一郎為了邀請馬提努斯公司的副總經理巴克利做了很多前期工作,巴克利終於接受了川崎一郎的邀請。

川崎株式會社是位於廣島的吳海軍工廠供貨商之一,吳海軍工廠是日本目前最大的海軍造船廠,長門戰列艦就是吳海軍工廠建造完成的。

最新小說: 大明次子 三國模擬器:這個馬謖太穩健了 大明:我爺爺是洪武大帝! 扼元 大人,得加錢 開局推演,美利堅大亨 紅樓之挽天傾 明末最強族長 大乾第一青樓少主 北宋之天生反賊 小關公 錦衣狀元 騙了康熙 琴晚天下 鳳圖春史 史路沖天 本宮只會心疼王爺 替嫁后王妃撿起了馬甲 汝窯瓷盤傳奇 禮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