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那姜維打到金城就不再前進了,肯定是奉諸葛亮之命,否則的話,就是借他姜維一個膽子,也不敢置馬將軍與如此險境。”
“我與丞相無冤無仇,他不可能害我!”馬開口說道,但是話音中卻帶著那麼一絲的猶豫與不確定。
“不可能害你?那姜維的援軍不來姑臧,又作何解釋?”
“這……”馬徹底啞口無言了。
鄧艾一看有戲,當趁夜打鐵,於是不等馬反應過來,接著開口說道:“馬將軍,所謂人無傷虎心,虎有傷人意,將軍與那諸葛亮雖然是無冤無仇,但是劉備死後,那諸葛亮肯定會容不下將軍。”
“此話怎講?”馬語氣中終於帶上了一絲誠懇。
“將軍,那諸葛亮是忌憚你啊!”鄧艾再次偷偷看了看馬的表情,現馬在認真的聽,於是接著說道:“將軍,你想一下,如今那劉禪已經登基了,可是那劉禪不過是個不足二十歲的孩童,如何能夠撐起這大業,所以劉禪必須要仰仗諸位臣工。文臣當中,以諸葛亮、龐統與張松三人為,而三人當中,又以諸葛亮為尊。武將當中,則有五虎上將與魏延六人,縱觀這五虎上將當中,關羽、張飛二人已經年過六旬,那黃忠更是年近八旬,這三人都上不得戰場了,而那趙雲也已經年過半百,幾年後也無法再戰,唯有將軍與魏延二人,正值壯年。
將軍乃是伏波將軍馬援之後,身出名門,世代為將,公侯之家。那魏延不過是個白丁出身,怎能及將軍,所以日後蜀國軍中,必然以將軍你為尊。
那諸葛亮早想把持朝政,獨攬軍政大權,行那呂不韋、霍光之舉,朝中龐統與諸葛亮乃是同門,張松勢力遠不及諸葛亮,所以諸葛亮把持朝政,已無異議;可是這軍中,諸葛亮卻不好插手,不過如今關張黃三人年事已高,那趙雲又與諸葛亮頗為親善,魏延向來懼怕諸葛亮,諸葛亮若想獨攬軍權,將軍你就是最大的障礙!
所以諸葛亮必然會找機會除掉將軍。可是將軍你功勞頗多,深的軍心,更是官至驃騎,諸葛亮明面上是殺不得將軍的,所以諸葛亮就在暗中出手,故意不援將軍,借羌人之手除掉將軍,此乃借刀殺人之計!“
長篇大論過後,鄧艾微微的喘了口氣,鄧艾有結巴的毛病,說話經常不順溜,如今滔滔不盡的說了這麼多,舌頭已經有些打結了。而後鄧艾再次偷看馬的臉色,此時馬的臉色變得紅潤起來,可是鄧艾卻能夠察覺到,這紅潤是被憤怒所激的。
“諸葛村夫,我馬與你無冤無仇,你竟然如此害我!”馬眼中露出了憤怒的火焰。
是時候了!鄧艾心中暗喜,但是臉上卻表現出來一副悲憤的神色,接著說道:“馬將軍,我主曹丕仰慕將軍乃是當世之英雄人物,不忍將軍死於那小人諸葛亮之手,特派我來相告。”
“哼……”馬冷哼一聲,顯然是一副不領情的模樣。
鄧艾接著說:“將軍,那諸葛亮有意要害將軍以把持朝政,而那劉禪年幼無知,將軍就算能夠回到長安,也會受到諸葛亮那奸人的迫害。以我之見,將軍不如趁著這個機會,自立門戶!”
“自立門戶?”
“是啊,將軍。在下實在是不忍將軍被小人害死,若是將軍願意起兵自立門戶,在下願憑著三寸不爛之舌,說動城外徹裡吉,助將軍一臂之力。憑著將軍的威望,涼州定是將軍囊中之物!到時候將軍擁兵涼州,再加上羌王徹裡吉的相助,至少能夠當得上一方霸主,總比被諸葛亮那小人所害的好!”鄧艾慷慨激昂的說道。
馬低著頭,陷入了沉思當中,此時,馬有些心動了。
鄧艾敏感的察覺到,馬已經動心了,鄧艾決定再加一把火。
“將軍你乃是當世之英雄,而那劉備不過是一個織履小兒出身,將軍竟然委身於這織履小兒麾下,在下真是為將軍不值!再觀那五虎上將,關羽當年乃是殺人逃亡的重犯,張飛不過是一屠子,趙雲曾為山賊盜匪,黃忠老兒只不過是山間獵戶,將軍你乃是名將之後,卻屈尊與這四個市井之徒為伍,哎……當真是虎落平陽啊!”
鄧艾一句話,將五虎將的其他四人貶低的一文不值。關羽當年是殺了人,逃亡才遇到了劉備;張飛家境雖然不錯,但是的確只是個屠子;趙雲當年曾經佔了周倉的山寨,做過無本買賣;至於黃忠,年輕的時候也曾經當過獵戶。鄧艾這是故意將這四人當初落魄時候事情搬出來的。
鄧艾這麼一說,馬自己也為自己覺得不值起來,馬畢竟是伏波將軍馬援之後,出身名門,經過鄧艾這麼一**,馬也覺得自己很掉價。
“將軍,那劉禪不過是個黃口孺子而已,懂得了多少事情?想必日後大權必會落到諸葛亮手中,而那諸葛亮也不過是一山間村夫,將軍難道能夠忍受委身於一村夫之下,受其欺凌麼?”鄧艾接著添油加醋的說道。
“父親!”旁邊馬秋突然站了出來,開口說道:“父親,孩兒求您一件事情。”
“恩?”馬沒想到馬秋會在這個時候跳出來。
“父親,孩兒要去長安!”馬秋開口說道。
“去長安,你去長安幹什麼?”
“剛才這位鄧艾將軍說過,諸葛亮要獨攬大權,行那呂不韋之道,或許那諸葛亮野心更大,想要當一回王莽,如此算來,太子殿下……哦,不,是當今陛下可就危險了!當年葭萌關前,是陛下獻計,以楊任換得了孩兒性命,後來孩兒為太子舍人,陛下也待孩兒不薄。孩兒要會長安,助陛下一臂之力,剷除諸葛亮那奸佞小人!”馬秋開口說道。
“不行,長安太危險了,你若是去長安,諸葛亮會對你下手,你不能去!”馬馬上拒絕道。
“父親,你曾經教導過我,當恩怨分明,陛下於我有恩,我不能置陛下安危於不顧。況且就算是諸葛亮想當呂不韋又如何,陛下他文治武功,尤勝當年始皇,孩兒雖然沒有李斯那等智謀,卻有王賁蒙恬之武,孩兒願回長安,助陛下剷除奸佞,匡扶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