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什麼年輕人?”諸葛亮抬起頭來問道。
“這個年輕人好像是天水的主簿,名叫姜維。”
“姜維?我想起來了。”諸葛亮馬上想起了馬遵曾經給自己引薦的那個姜維,而後諸葛亮開口說道:“那就讓他們進來吧。
不一會,馬遵和姜維二人走了進來,馬遵在前,姜維在後。但是諸葛亮的注意力卻全都放在了姜維的身上。
姜維今年不過二十歲出頭,臉上還帶著一股子年輕人特有的傲氣一看就知道是那種年輕氣盛,沒有經過多少挫折磨練的人。
“見過丞相!”二人進來以後,異口同聲的說道。
“坐吧。”
指了指兩旁的座位,而後衝著姜維說道:“你就是姜遵曾經多次提起過你。守住天水城,你功勞頗多。恩錯,果然是少年英才。”
“謝丞相稱讚,姜維愧不敢當!”姜維馬上說道,但是從姜維的語氣中卻聽不到半點謙遜,反而有一股理所當然的味道。
諸葛亮並沒有在意,有本事的年輕人多少都有些傲氣想自己當年不也是讓劉備跑了三次臥龍崗。
“姜維,聽聞你文武雙全,不如隨我在軍中如何?”諸葛亮開口問道,其招攬的意思是人都能聽出來。
姜維沒有正面回答,反而轉口問道:“敢問丞相可是要決了渭水來一個水淹雍州?”
“咦……”諸葛亮目光上瞄向了馬遵,而馬遵嚇得一低頭,想要解釋卻沒有解釋出口。
此時諸葛亮心中隱隱的了一絲震驚。
諸葛亮略:一想,腦海中便勾勒出大致的情況。
諸葛亮讓馬遵去準備沙袋,想必馬遵將這件事情告訴了姜維,而姜維則猜出了自己準備沙袋的目的,所以才過來的。
至於馬遵日相處下來,諸葛亮已經現馬遵這人本事平平,是絕對不可能憑著沙袋就能夠推斷出來決渭水的。
諸葛亮突然想,之前馬遵說姜維多麼有才幹,當時諸葛亮並沒有太過重視只是把姜維當做一個一般人才來看待,如今再看來維可不是一般的人才。
姜維鉤起了諸葛亮的興趣,只見諸葛亮點了點頭坦然的承認道:“不錯,我讓馬遵準備沙袋是想要堵住渭水,等到大雨過後,渭水水位高漲,然後決了渭水,如此雍州胡人數十萬大軍不攻自破。”
“丞相可曾想過,如此一來,不光會淹了胡人大軍,也會淹了我雍州渭水沿岸百萬百姓,決了渭水,我雍州百姓有該如何是好?”姜維急忙說道。
“為了消滅胡人,犧牲一些百姓也是無可避免的,而且我已經命人從巴蜀籌集糧草,準備運來雍州,待大水過後賑災使用。”諸葛亮答道。
“丞相,你可曾想過,若是不用此法,胡人待到秋季也必然會退走的。”
“你說的不錯,胡人來雍州,不過是為了搶掠財物,而不會久待,如今我大軍已到,胡人見事不妙,秋後渭水乾涸以後,必然會退回草原的。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如今放過胡人,待到明年,胡人很可能會再來我雍州!”
“胡人這次在雍州收穫頗豐,兩三年內應該不會再來,兩三年的時間足夠我們重新修葺蕭關了,而且還會修的比以前的更好,只要重新修葺蕭關,定能擋住胡人來襲。”姜維說道。
諸葛亮搖了搖頭:“如今胡人從雍州搶到不少的財物,若是被胡人帶著這些財物回到草原上,至少五年之內,胡人生活無憂,若是省著點,用上十幾年也不是不可能。大草原上氣候惡劣,缺乏糧草,胡人的嬰兒十不存五,若是胡人安逸下來,下一次來的可就不是這三四十萬了,說定等個十幾年,胡人會領百萬大軍叩關。你認為憑著一個蕭關,能擋住胡人百萬大軍麼?”
沒等姜維回答,諸葛亮接著說道:“如今天下三分之勢已成,未來二十年內,中原恐怕難以迴歸一統,三國內戰,必然消耗我中原國力,若是不對胡人加以節制,百年之後,胡人必成尾大不掉之勢。而胡人當中,最為強大的便是鮮卑人,而如今鮮卑精壯盡在雍州,只要滅了這些鮮卑人,五十年內鮮卑人無法恢復元氣,百年之內,鮮卑人都不會成為我華夏之患!同時一舉殲滅胡人數十萬大軍也可震懾胡人其他部族,可保我北域邊疆安寧。”
諸葛亮一番話說的合情合理,姜維一時之間也找不到合適的理由來反駁諸葛亮。
諸葛亮是絕對的鐵齒銅牙,當年在江東舌戰群儒,江東那麼多伶牙俐齒之人都說不過諸葛亮一個,後來更是有憑著幾句話氣死王朗的記錄。跟諸葛亮比雄辯,絕對是自找苦吃,所以沒過多久,姜維就被諸葛亮說的啞口無言,就連旁邊馬遵聽了,也覺得所有的道理都在諸葛亮那邊。
結果,經過一個多時辰的言語交鋒,姜維非但沒有說服諸葛亮,反而被諸葛亮所說動,派去了渭水之上築沙袋積攢河水去了。而姜維也算是正式的出仕,成為蜀漢的官員。
……
羯人與藤甲兵一場大戰,損失了不少人馬,而石勇死了,再次給人帶來了不少的麻煩。
原本石勇是大家選出來的大帥,如今大帥死了,自然要重新選一個,而這時候,那些大部落的領為了利益,再一次的開始了爭執。大家互不相讓,爭吵不休。
而就在此時,軻比能的鮮卑大軍也圍了上來。
承諾的今天要爆,不過今天實在是寫不出來了,就五千字了。記得上個月有過因為年終檢查推遲了一天爆的不良記錄,這回饞蟲是個人原因,求各位讀大大饒饞蟲一天,饞蟲明天會爆個大章節補上的。